评论:中欧关系非必然冲突
来源:明报
明报社评
欧盟、英国、日本等32国上周三(1日)起取消中国的普惠制关税优惠,代表中国商品出口至当地不再享低关税待遇。同时,欧盟宣布将其“全球门户”(Global Gateway)基建计划,加码至3000亿欧元,被视为抗衡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BRI)。这些举措都被认为是欧盟针对中国的新动向,加上上周欧美副外长级会晤后的联合新闻稿中对华用词强硬,令外界担心中欧关系将面临新一轮龃龉冲突。不过,盱衡国际大势,取消普惠制的意义被扭曲夸大,“全球门户”也未必与“一带一路”正面冲突,美欧意识形态有天然亲近性,欧盟口头上对华强硬并不意外,惟美欧对华政策并非铁板一块,中欧关系的未来走向不能单凭几件事就遽下定论。
中国经济成长“毕业”
失“普惠制”影响轻微
所谓“普惠制”(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s,GSP)与“最惠国待遇”(Most Favoured Nation,MFN) 不同,MFN已是世贸组织(WTO)成员之间正常的关税待遇,GSP则由欧洲共同体1971年发起,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单向优惠关税待遇,令受惠国的进口产品在MFN基础上获进一步关税减让,甚至零关税。惟当受惠国经济发展达到某个水准时,就要从该待遇中除名。其实,过去几年,中国的大部分税收优惠都已被陆续取消,到2021年12月1日,仍保留对华普惠制的经济体仅剩3个,从这天起标志中国已从普惠制待遇中“毕业”,成为“发达经济体”。
取消普惠制关税优惠,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微乎其微,象征大于实质。但长远看,这意味中国“闷声发大财”的时代已经远去,韬光也不能再养晦,一来靠收购外国公司实现技术升级的道路已壁垒森严,自主创科任重而道远;二来贸易壁垒又多了“碳税”和“数字税”等新玩法,这也是中国要加快推行“双碳”(碳达峰、碳中和)减排政策的原因。
欧盟的“全球门户”计划,9月已具雏形,当时计划金额只有约400亿欧元,上周公布的加码版金额增至3000亿欧元,从2021至2027年投资于发展中国家的铁路、公路、电网、光纤等基建项目。有分析认为,该计划有潜力令欧洲在地缘政治扮演重要角色,成为对抗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替代选择。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con der Leyen)表示,希望基建项目会有高透明度和良好管治,是“真正的替代选择”(true alternative)。
自中国2013年开始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以来,融资项目已超过2,600个,总额达3.7万亿美元,已经有中老铁路、中巴经济走廊等多项实质进展,造福当地的民生经济。但欧美社会却批评之声不断,抨击该倡议不透明、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债务陷阱,云云。今年6月,美国总统拜登在七国集团(G7)峰会上提出“重建更好世界”(Build Back Better World,B3W)计划,宣称到2035年前,将协助发展中国家兴建价值40万亿美元的基建工程,其目标是反制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一带一路”相比,B3W计划不确定性很大:一是美国最终能投入多少资金仍是未知数;二是G7各国的同步协调问题;三是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意愿问题,目前看多数发展中国家希望与中美都保持良好关系,并不愿意选边站。
“全球门户”金额倍增
倒逼“一带一路”升级
至于“全球门户”计划,欧洲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对该计划鼓吹的“民主议程”并不热中,因为在世界新秩序中,各国的自主性高于一切。与“一带一路”相较,“全球门户”还处于意向阶段。亦有分析称,欧盟的付出会更像捐献而非投资,计划或因欧盟内部的官僚作风“陷入困境”,甚至可能成为预算问题和期望值过高的牺牲品。
欧盟近年调整外交策略,寻求在中美以外打造世界“第三极”,“全球门户”计划既有暗合“B3W”倡议之意,亦有构建地缘政治新格局的企图心,欧盟中的法国、比利时、荷兰等国,与很多亚非发展中国家有历史渊源,对中美在当地的影响力扩大早已不安。欧盟虽强调该计划的替代作用,但未点名“一带一路”。基于伙伴关系,欧美协作成分虽多,惟双方对华战略并不完全一致,未来国际格局的中美欧“新三国”如何互动,仍未定局。
对欧洲参与竞争,不必然意味中欧正面冲突,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欢迎一切帮助发展中国家建设发展的倡议;不同倡议之间不应是相互替代、相互排斥的关系,应该兼容并蓄、形成合力。未来中欧若在亚非国家开展第三方合作基建,还可平衡双方在意识形态上的扞格矛盾。这也是习近平在上月中的“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称,总体上看,“共建‘一带一路’仍面临重要机遇”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