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社论:坚持有效的新加坡抗毒方略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2-07-02 07:55
社论:坚持有效的新加坡抗毒方略

内政部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最近上英国广播公司(BBC)的“HARDtalk”(唇枪舌剑)节目,接受主持人赛克(Stephen Sackur)专访,两人针对新加坡的抗毒政策激烈交锋。

毒贩和运毒者可能被判处死刑,是新加坡早已有之的刑罚,在所有关卡和机场,也有明显的警示。最近这一课题之所以又成为一些西方媒体的炒作对象,主要是马来西亚籍运毒死囚纳加恩德兰(Nagaenthran)一案。辩方律师以纳加恩德兰智商低作为主要辩护,访员也以此向尚穆根发难。

但事实是,辩方的精神科医生也确认纳加恩德兰没有智力障碍。令人不解的是BBC为何对此案如此感兴趣并大事报道。尚穆根指出,从去年10月至今年3月间,BBC连续发表了四篇有关报道,其中一篇的大字标题还盖过乌克兰战争,但对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就东南亚毒品严峻形势发表的报告,却只字不提。

该办公室上个月初发表的报告说,去年,合成毒品的生产和走私,数量之大破历来纪录,在东亚和东南亚,合成毒品的交易也持续扩大。这一年,在这个地区被破获的甲基安非他命丸达到172吨,超过10亿颗。破获量是10年前的七倍。去年所破获的结晶甲安(甲基安非他命的一种)也达到79吨,相当于10年前的八倍。这主要是毒品集团和武装组织利用冠病疫情和金三角和附近一带的政治不稳定,大肆生产毒品供应市场。

对这一毒品形势的严峻性,BBC和一些反死刑组织一样,视而不见。他们盲目地反对并要求所有国家废除死刑,完全无视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所造成的巨大祸害。对地处东南亚货运、物流和航空枢纽的新加坡而言,毒品泛滥的威胁尤其可怕。可以想见,如果没有死刑的吓阻,毒品必定如潮水般涌入,形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死刑对毒贩和运毒者所起的吓阻作用不言而喻。如果没有这一层会赔上性命的震慑,必然会有更多运毒者以身试法,在金钱诱惑下铤而走险,也肯定会越带越多,而不会总是在死刑门槛之下的数量。其实,早在建国总理李光耀时代,毒贩死刑的问题就已在“唇枪舌剑”节目上辩论过。时隔多年,整个世界的毒品形势可谓每况愈下,很多西方国家也在毒品战中败退,并实行了合法注射、大麻合法化、配售处方类阿片等措施,打开了毒品合法化的潘朵拉盒子,结果是滥用毒品的形势失控,过量吸食毒品死亡个案逐年上升。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去年,全世界就有50万人因滥用毒品死亡,其中70%是过量服用阿片类药物。美国疾病管制与预防中心今年5月发布的初步数据显示,去年美国有约10万7000多人死于过量吸食毒品,比前一年增加近15%,其中服食过量阿片类药物致死者最多,估计超过8万人。

讽刺的是,如此严重的社会问题却没有引起媒体足够的关注,反而是在一名运毒死囚身上大做文章,难怪尚穆根以讥讽的口吻说:“一个贩毒者的死亡是场悲剧,但千百万个嗜毒者的死亡只是个统计数字。”

死刑并不是新加坡应付毒品问题的唯一手段,但却是能产生巨大吓阻作用的手段,时间和事实说明,包含这一手段的新加坡抗毒方略是行之有效的,因此,尽管时不时有各种外来杂音干扰甚或挑衅,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坚守我们的抗毒阵地。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