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社论:拜登东亚行和印太战略的未来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2-05-15 09:22

来源:台湾《工商时报》

工商社论

今年5月,是美国总统拜登的“东亚月”。在东南亚方面,美国在5月12日于华府做东道主,举办东南亚十国的高峰会。在东北亚方面,拜登将于5月下旬出访,将先造访韩国,会见5月11日才就任的尹锡悦,并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举行“四方(美日澳印)+韩国的安全对谈”。

这个月,在政治上,菲律宾和澳洲是关键。5月9日是任期六年(不得连任)、总统与副总统是分开投票选举的菲律宾大选,而澳洲的国会大选,随后将在5月21日举行。在既有亲美的日本和韩国新政府之基础上,36年前下野的马可斯之子、小马可斯当选菲律宾总统,现任总统杜特尔特的女儿则当选副总统,拜登5月下旬的日韩之行,如果还能在东京会见准总统小马可斯,将是“预防性外交”的重大成就。此外,澳洲现任总理莫里森的自由党,去年底以来一直落后于工党,5月21日的国会大选,胜败未定。拜登的亚洲行,或许是一剂强心针,有助于莫里森总理所属的自由党选情。如此一来,则从东北亚到东南亚,美国在未来至少四年以上,都拥有西太平洋稳固的政治防线。

而在经济上,RCEP是关键。由于印度在前年底退出,中国大陆主导的RCEP,今年1月1日已经正式上路,这个全球第一个同时包括中国大陆、日本、韩国在内的经贸区,将因为东南亚十国的长期经济发展前景,势必进一步带动东亚地区的政经地位之提升。相形之下,退出TPP之后的美国,并没有因为拜登去年就任之后,而再行加入由日本主导的CPTPP。虽然中国大陆已经在去年底提出加入申请,现阶段而言,跨越太平洋两岸的市场,少了美中两强的庞大市场,CPTPP欲大不易。

至于在军事机制上,美国推动的印太战略成形与否,关键在于印度。从长久以来1954年的美韩共同防御条约、1960的年美日安保条约,乃至于2007年“四方安全对话”(美日澳印度),以及去年所建立“澳洲-英国-美国”(AUKUS)的安格鲁-撒克逊联盟,如果还能在日本和韩国以外,再加上大选后的菲律宾和澳洲,则西太平洋军事防线将可望成为强化的2.0版。然而,就2月俄乌战争以来,印度“不愿意选边站”的政治立场观之,印太战略尚停留在“停看听”的阶段。

再回头看,在印太战略下的“印太经济架构”(IPEF),也有待解决的问题。虽然美国政府展现强大的政治决心,但是,依据华府智库CSIS今年4月的报告指出,让亚太国家最感到困扰的问题,莫过于“不清楚的形式与功能”(unclear form and function)、“要求的多,给予的少”(many asks, few offers)、以及“(运作)持续性的质疑”(doubts about durability)。因为除了印度以外,区域内的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十国,将逐渐受惠于今年上路的RCEP。相对来看“印太经济架构”,很难有更实惠的吸引力。

综合以上所述,“东亚5月”的国际政局,在俄乌战争、有韩国和菲律宾新任总统,以及澳洲国会大选则在当下,拜登能否在到访韩日的期间,提出“印太经济架构”的具体作法,如何区隔日本主导的CPTPP,都会影响“东亚月”的丰收与否。

再就更长期来看,到11月8日美国期中选举前,印太战略受到三大因素的影响。  第一,俄乌战争的是否结束、如何结束。第二,“四方+韩国安全对谈”加强版的运作成效如何,有待观察。第三,美国能否提供印度建立全球供应链的历史机遇,有没有加入CPTPP的经济诱因,甚至印度会不会重返RCEP,这些短中期的区域经贸发展,都影响印太战略的进展。

对于拜登总统来说,5月的“东亚月”,以及亚洲太平洋地区的政经组织活动,不只牵动地缘政治板块的可能变动,也是印太战略成败的关键时刻。如果俄乌战争延宕,严重的国内通膨,其结果恐将导致拜登总统在期中选举受挫,而一旦美国民众用选票表达对于民生经济优先于国际政治的渴望,则美国的印太战略将更难推动。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