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张云:假冷战:乌克兰危机与脆弱冷战后欧洲秩序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2-03-17 08:06

乌克兰战事特别是对平民的伤害引发国际高度关注,但当世界聚焦乌克兰战事时,我们是否想过,为什么一个乌克兰会对欧洲国际关系起到如此大的影响?冷战后的欧洲曾经被形容为战争和冲突已经永远不会发生的和平乐园;而欧盟则被奉为世界各个地区走向一体化繁荣的蓝本。

乌克兰战事爆发后,德国几天内180度改变战后外交与安全政策,放弃战后武器出口自我限制,向乌克兰提供军备,北约与俄罗斯的军事冲突可能性也不断受到关注。

从北约角度来说,俄罗斯破坏了战后欧洲国际秩序,但俄罗斯则认为北约东扩才是罪魁祸首。无论哪种说法,我们不禁要问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和平和繁荣的大陆,怎么国际秩序就如此脆弱呢?笔者认为,我们不能仅仅关注乌克兰,聚焦军事层面,而要看到乌克兰危机是冷战后欧洲国际秩序脆弱性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的症状。

真冷战也须要相互尊重

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爆发后,不少专家认为欧洲“新冷战”铁幕已经降临,而此次乌克兰战事意味着全面欧洲冷战的开始。笔者则认为冷战后30年时间,特别是过去的10多年,俄罗斯和西方之间不是新冷战而是“假冷战”,是决定了未来欧洲是要团结还是分裂,是要繁荣还是贫穷,是要和平还是战争的重大转折点。

现在欧洲须要的是什么,须要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智者,跳出当前危机解决的狭隘视野,站到高处看到远处,乌克兰战事要成为各方认真思考欧洲未来的一个战略机会,不应该浪费这个机会。

美苏冷战持续几十年,欧洲则没有发生过大规模军事冲突,双方还在冷战期间建立了一系列军控、裁军的国际协定和机制,这是因为双方知道彼此的底线,愿意去了解对方的意图,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长期持续的对话。换言之,这是因为双方之间存在着最起码的相互尊重。美苏双方都承认全面竞争逻辑,但同时也认为对方是值得尊重的竞争对手,因而紧密沟通和接触的各种框架也被建立起来。

与此同时,冷战中欧洲国际秩序存在着美国、欧盟、俄罗斯三个力量中心,美俄尽管军事对抗但保持沟通,而欧盟内部的主要国家西德则是通过“东方政策”与苏联保持了经济往来。然而这种三极稳定的格局在冷战结束后出现了失衡,苏联和华沙条约组织解体,而相应的北约却没有解体。

如果说在两德统一时美国还有一些谨慎,认为冷战结束是共同的胜利,也就是说不是一方的胜利和另一方的战败,但到了1992年以后,那种冷战绝对胜利者的认知已经成为主流,并且逐渐成为政策主流。

美国这种“历史的终结”的冷战绝对胜利者的认知,对欧盟国家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欧盟国家也逐渐接受了同样的认知,和美国在看待冷战后欧洲秩序上日益趋同,即以大西洋联盟为基础的冷战后欧洲秩序观逐渐成为主流。欧盟的东扩和北约的东扩变得日益一体化和同步化。

因为大西洋联盟的欧洲秩序观信奉者们认为俄罗斯是一个战败国,没有能力没有意志没有选择只能够按照他们的要求融入欧洲一体化进程,而且只要将俄罗斯周边的欧洲国家,一个一个带入大西洋同盟的欧洲的话,俄罗斯就更加束手无策。

但是这种一边吃掉另一边的零和游戏的思维和必胜信念,特别是军事上一体化的演进引发了俄罗斯巨大的不安和反弹,一些国家理解俄罗斯这种不安的存在,例如德法对于北约成员扩大到乌克兰等国家是有犹豫甚至抵制的,但是这些国家的战略自主被证明是不可持续的,而且经常动摇,结果出现了一种梦游式的欧盟和北约的同步扩大,甚至大步前进的情况。

冷战在东部的机制化被解除,但是西部的北约在扩展。北约在1999年3月吸纳波兰、匈牙利和捷克,2004年3月大扩张到波罗的海三国,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2009年4月阿尔巴尼亚以及克罗地亚加入。

假冷战核心:相互不尊重的对抗

这些都源于双方对于冷战结束的认知分歧上,一方面是美国和西方宣布的历史终结,和单极时刻到来的“冷战胜利宣言”;而另一方是从来没有承认过战败的俄罗斯。在冷战后的西方,对俄罗斯的尊重是不存在的,换言之进行新冷战的基础是不存在的,这是一种假冷战。

这种假冷战是建立在西方是战胜国,而俄罗斯是一个要被彻底改造的战败国的认知基础上的,平等尊重这些基本的国家相处之道的规范荡然无存,换句话说,冷战中的美苏可以平等地坐下来共同学习和对话的基础不存在了,那些冷战中达成的一个个裁军和军控机制被不断掏空、虚化甚至放弃,这些机制的退出实际上是一个表面症状,病根在于真冷战时代相互尊重共同学习的基础的不存在。

美国精英阶层中反俄罗斯的情绪非常严重,政府换届但是反俄气氛没有任何改变,与此同时俄罗斯的反美情绪也很强。我们看到美俄两国这些年来在乌克兰、叙利亚、委内瑞拉等问题上都高度对立。更加根本性的是美俄两国对于国际关系发展的历史潮流,存在着极大的对立,在俄罗斯人眼中美国是衰落的文明和国家;而美国则从苏联解体后,就一直认为俄罗斯是衰落国家,如果不是失败国家的话。

这种认识上的对立带来的结果就是相互之间尊重严重赤字,这是影响美俄关系改善的根本原因。不在乎对方,不重视对方在想什么,那样对话就变成了鸡同鸭讲,也不再知道究竟双边关系中的红线在哪里。

美俄之间的谈判近年来虽然有一些进展,例如就《削减战略性武器条约》(START)延长五年达成共识,但这些局部的进展与整体的全面对抗相比杯水车薪。即使在新的START谈判中,美国主张要包括非核武器,但是俄罗斯主张只限于核武器。与此同时,美国认为中国是首要的战略竞争对手,俄罗斯是次要的。在美国看来,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仅为美国的十分之一,或者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富裕的省,美国并没有把俄罗斯作为一个真正对手看待。

为什么北约东扩
结果是集体不安全

由于西方认为北约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军事同盟,代表了文明进步民主自由价值观,因此扩张也就完全具有道义高度。东欧和原苏联加盟共和国想要加入欧盟,起初主要是向往经济繁荣,然而上述的欧盟和北约东扩的同步性,让获得安全保护变成一种理由。讽刺的是,北约承诺要给这些国家以安全,但这些新加入北约的国家本来就没有安全威胁。

根据条约,北约有义务为所有成员国提供集体保护,于是感到不安全的俄罗斯开始反对北约东扩;接着北约认为俄罗斯反对北约东扩本身就是威胁,这个威胁不仅仅是对于新成员,也对于整个欧洲冷战后的体制,包括对于自由民主价值观以及主权原则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北约也找到了自己的新的敌人——俄罗斯。

换句话说新成员要获得更大的安全,结果引发出安全危机,连北约也感到不安全了,为了获得更大的安全,北约就必须不停地东扩,而俄罗斯这边则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阻止,双方对于究竟安全是什么,以及如何才能获得?在认知上出现根本的分歧,双方的谈判尽管一再继续,但都无用,是低效率的重复。

相比之下,我们看到冷战后的军事同盟在亚洲地区没有扩展,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亚细安10国拒绝加入到任何军事同盟,保持了地区自主,设想如果亚细安不存在,东南亚国家各自加入大国军事同盟中,本地区现在还会稳定吗?

乌克兰战事对于西方是一种冲击,在知识上完全没有准备好。冷战绝对胜利者的优越感,让他们对于国际政治的现实变得迟钝。以北约东扩为代表的民主自由秩序的扩大,是不平衡、不可持续的;在俄罗斯看来,则是不健康、不公正的。

进入新世纪,俄罗斯开始逐渐恢复国力,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开始认为西方的没落是历史趋势,反过来俯视的迹象也开始显现。乌克兰战事毫无疑问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希望此次悲剧能引发各方深刻反思。要建立一个可持续的稳定的欧洲秩序,恢复相互尊重是关键所在。

作者是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副教授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