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评论:尹锡悦亲美无疑义 东北亚局势现变数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2-03-13 08:23

来源:明报

明报社评

韩国候任总统尹锡悦赢得大选当日,就与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前日再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通话15分钟,并分别会见中美两国驻韩使节。由于他竞选期间多次表达亲美和日远中仇北的言论,舆论多预料未来韩国将加入美国的抗中阵营。对此,中方暂时反应坦然,外交部和习近平都对其当选致贺。中韩关系特别是经贸关系,对韩国经济影响至深,相信任何入主青瓦台的人,都难轻忽对华关系。惟随着中美博弈日趋白热化,朝鲜半岛乃至东北亚的局势,必然生变,南北关系乃至中韩关系,都将面临严峻考验。

由于尹锡悦是以不足1%创纪录微弱优势险胜,而且未来韩国国会内在野党较执政党多60多席,朝小野大,尹锡悦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政治整合,团结民心;其次则是应对疫情、提振经济,而外交并非最紧迫的课题。但在他当选数小时后,就接到美国总统拜登的电话,而拜登5月就会访问首尔,尹锡悦将成为上任后最快举行韩美峰会的韩国总统,令其外交政策成为舆论焦点。

内政优先外交非急务

惊人之语多竞选言论

尹锡悦在首场记者会上,强调将重建韩美同盟,强化全方位战略同盟关系,“打造面向未来的韩日关系”,坚决应对朝鲜的“非法、不合理行动”。对于中国,只说将“发展相互尊重的韩中关系”。

尹锡悦被打上对华强硬的标签,皆因在竞选期间,他发表了很多批判现政府对华政策的话。2016年,韩国决定部署美国的“萨德”(THAAD)导弹防御系统后,中国推出“限韩令”,杯葛韩国产品、限制韩国进口和旅游业等措施施压,令文在寅政府作出了不再增加部署“萨德”、不参与美国导弹防御网络、不与美日建立军事同盟的“三不”承诺。尹锡悦认为,这些承诺削弱了韩国的“主权”,提出要增加部署“萨德”系统,并考虑参加美澳日印的“四方安全对话”(Quad)机制,并优先加入旗下的疫苗、气候变化、新技术工作组,等等。他还主张改善韩日关系,以重构韩美日军事同盟。他指摘文在寅政府的“不选边站”政策,让人误认为韩国在向中国倾斜,并疏远了长期盟友美国,云云。

除了主要矛头针对文在寅政策,尹锡悦在竞选中的激烈言论还有很多,如“反女权”及“废除女性家庭部”的提议,称应降低基本工资、要国人每周工作120小时等等,都令人瞠目结舌,上台后真正能兑现几分仍有疑问。

中韩建交30年来,双方的经贸关系现已深刻绑定,中国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韩国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去年双边贸易额逾3600亿美元,超过韩美加韩日贸易额的总和。中国也是韩国最大的投资对象国,前年10月,两国续签的货币互换协议规定,到2025年人民币与韩圜的互换规模将达590亿美元,在中国与外国签署的货币互换协议中,规模居首。韩国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国家,而中国的市场容量全球居首,尹锡悦推倒重置中韩关系的话,势必对现有的中韩正常双边关系造成极大破坏,对韩国本身经济造成难以承受的伤害。

中韩经济深刻绑定

美国因素才是关键

而且,像增加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一事,从洽商到部署,有繁复的法律程序,从选址、环评,到咨询民意,通过在野党占优的国会关卡,都需时颇长,到尹锡悦任期结束前,都未必能完成。

其实,尹锡悦的竞选纲领中,也有促进中韩对话的内容。纲领指出,在解决朝鲜核导问题方面,中韩有着共同的目标,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将有助于韩国摆脱朝鲜问题的“泥潭”。因此韩方有必要与中方保持和发展合作关系,两国应定期举行高级别战略对话,等等。由此可见,尹锡悦上台后,虽然会在中美两边的距离方面作出调整,亲美毫无疑义,反华却非必然,中韩关系不见得一定有翻天覆地的巨变。

从历史上看,中韩关系的起伏与韩国总统进步或保守色彩,并无太大关系,反而与中美关系密切相关。中韩破冰建交时的卢泰愚、近年对华关系最为热络的朴槿惠,都属“保守派”总统;现任总统文在寅虽属“进步派”,但在美国压力下,去年在韩美防长联合声明和上月的美日韩外长联合声明中,两度表明“关注台海安全”,开韩国外交谈及台湾的先例,引起中方不满。

对近年首尔在中美之间走钢线的“平衡外交”,美国一直心怀不满,韩美联合司令部司令拉卡梅拉(Paul J. LaCamera)上周出席众议院军委会听证时就表示,“他们(韩国)总说经济伙伴是中国、安全伙伴是美国。这多少让人有些担心”。他指摘中国和朝鲜为削弱美国,试图透过“不战而胜”(winning without fighting)的方法,在美韩之间制造裂缝。尹锡悦上台后,对华政策的调整幅度有多大,还要视乎美国的压力有多大。另一个变数,就是最近动作不断的朝鲜,在导弹和核武方面会走多远。可以预料的是,东北亚现在相对稳定的局面,恐怕维持不了太久了。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