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建:后疫情时期中国防疫两难
张永建
自去年11月下旬南非发现奥密克戎病毒以来,短短一个多月时间,这种高传染性变异病毒就席卷欧美大陆,成为当前最主要的冠病传播病种。目前该病毒每天正以创纪录的速度在欧美各国加速传播,美国首席传染病专家福奇预测,未来几周可能达到这波疫情的高峰。
奥密克戎病毒的高传染性正让全球各地手忙脚乱,一时风声鹤唳,但情况似乎也正变得很微妙。根据监测统计,尽管每日感染奥密克戎病毒的人数暴增,但确诊者症状普遍轻微,病重入院治疗人数并没有大规模增长,病重患者远低于德尔塔病毒或其他类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死亡率也很低,并且感染这种病毒后康复也较快。
这些现象似乎都在佐证,奥密克戎病种正如科学家所言,尽管其传染性很强,但毒性比较低。在刚过去的去年12月29日,日本和美国的科学家曾指出,奥密克戎主要局限于上呼吸道感染,很难侵入肺部。
《联合早报》1月6日的一篇文章更是提到,根据美国加州大学专家甘地在香港发表的研究结果,完成疫苗接种者感染了奥密克戎后所产生的强烈免疫反应,也足以抵御其他类型的冠病毒株。
如果以上现象和研究结果属实,则我们似乎已能大致看到一种可能的未来全球疫情演变路径:毫无疑问,当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采取的防疫措施,都无法阻止奥密克戎病毒在其国内持续传播。随着时间的推移,除非有新的、传染力更强的变异病毒出现,最终大部份人可能都将感染上奥密克戎病毒并形成群体免疫,从而逐渐结束本国疫情。从种种迹象看,这种可能性非常大。
但中国的情况有些特殊。从疫情暴发开始,中国就走了一条与大多数国家不同的抗疫道路,那就是严防死守,到后来形成较为完备的“动态清零”防疫策略。
事实证明,这种策略很成功,截至1月8日,中国累积感染冠病确诊者约13万人,死亡5699人,这其中绝大部份还是疫情暴发初期确诊和死亡的人数;扣除这部份后,新增的确诊人数与死亡人数,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相比,确实微不足道。得益于这种抗疫策略的成功,中国经济在过去两年也取得了长足增长,令各国瞩目。
如果说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抗疫对策为自己赢得了先机,再往后,随着世界其他各国人口感染奥密克戎病毒而获得群体免疫,这种先机就将很快转变为劣势。其他各国将不再担心冠病大流行,而率先全面放开经济活动;但中国因尚未形成群体免疫保护屏障而面临两难:不放开经济活动势必于竞争中落后对手;但放开经济活动将面临奥密克戎病毒入侵,并大规模迅速传播。基于庞大的人口数量,尽管奥密克戎致病性低,仍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如果以上推论正确,留给中国决策者的选择是有限且困难的。如短时期内不能研发出扺制奥密克戎病毒的有效疫苗,那么主动、可控、有序利用低致病性奥密克戎病毒,快速获得抵御其他病毒的抗体,提高局部群体免疫水平和全国整体免疫水平,或许也是选择之一。
讨论这样的方案可能有不合时宜之嫌,但无论如何,当世界其他各国经过奥密克戎传播而恢复正常经济活动后,中国仍采取严防死守的清零对策是不现实的,跟上其他国家的整体免疫水平和可能的经济、社会活动全面开放步伐,就显得尤其重要和紧迫。
1月8日,中国抗疫明星张宏文医生在复旦大学的一场论坛上宣称,不能把奥密克戎病毒当成大号流感,它仍会“咬人”。此番言论令人费解,如果没掌握相反的证据,从大量各国奥密克戎病毒感染者传来的消息看,已经充分说明这种病毒已经很接近大号流感了,“咬人”更从何谈起?考虑到张宏文医生的官方和学术背景,似乎中国决策部门和学界还没充分意识到后奥密克戎疫情时期,中国抗疫所面临的变数和挑战。
作者任职于中国国有企业中铁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