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吴俊刚:美国国会山暴乱一周年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2-01-12 08:06

吴俊刚专栏

去年1月6日,正当美国国会参众两院的议员齐聚一堂,准备核准总统选举的选举人票时,一大群前总统特朗普的支持者冲击国会大厦,破门而入,导致五人死亡,140名警务人员受伤。一众议员从地道仓皇撤离议事厅,狼狈不堪。这是美国民主自内战以来所遭遇的最黑暗的一天。

暴乱凸显美国政治和社会的分化与撕裂。一年后的今天,共和与民主两党对这次亵渎神圣民主殿堂的暴乱的是非对错,仍然各执一端,丝毫没有妥协的意思。有议员甚至还为各种阴谋论张目。美国的新闻媒体同样党派立场分明,各说各话,事实和所谓的“另类事实”(alternative facts,也有人译为替代事实)混淆不清;社交媒体的虚假消息更是泛滥成灾,加剧了舆情混乱和分裂。

“另类事实”和所谓的“后真相政治”(post-truth politics)是网络和社交媒体产生的怪胎。特朗普上台和英国脱欧,把这两者发挥得淋漓尽致。西方民主政治因此陷入了前所未见的黑白混淆境地。另类事实,其实就是谎言也可以硬拗成“事实”。如特朗普2017年的就职礼场面寥落,但白宫发言人则说场面爆满。这就是“另类事实”。

美国民主政治已有200多年历史,自诩为民主典范,但现在却有越来越多的人怀疑其有效性,上届总统选举的结果更是备受质疑,几乎半数美国选民相信特朗普,说民主党“偷”走了他的胜利。你说你说的是事实,但他说他说的是另类事实。大家乱成一团,政治成了一潭污水。

史无前例的国会山暴乱,经由电视直播,全世界亲眼目睹,但美国人基本上还是从党派立场看问题。民主党人视之为暴乱,美国司法部至今也已关押了700多名涉事嫌犯,并定在下个月开始刑事审讯,但至今还有众多特朗普支持者认为那是正义之举,不是暴乱。

拜登上台一年,一开始声称要做全民总统,弥合社会分裂。但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本月3日发布民调结果显示民意依旧撕裂。有三分二接受调查的共和党人相信选票造假让拜登当选。不到一半共和党人愿接受选举结果,和一年前大致相同。换言之,拜登没有取得丝毫成效。

CBS新闻和民调机构YouGov的民调则显示,有28%的人认为,为了维护选举结果,可以使用暴力。《华盛顿邮报》的一项调查则显示,34%的人认为以暴力对付政府有时是正当的。这不仅反映出美国社会的分化,社会戾气也似乎日益浓烈。

也难怪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感觉到美国民主已失去了光环。上述NPR民调说,有64%的美国人相信美国民主已陷入危境,有失败的危险。《华盛顿邮报》和马里兰大学的调查则显示,对民主感到骄傲的美国人已从2002年的90%下跌至54%。

美国两党对立政治是否已固化,积重难返?现在,不论什么课题都以党派路线划分,国会里的表决也是党派分明。有美国政治学者甚至认为,美国两党政治已变成零和竞争,两党不共戴天。拜登看来也没什么对策。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日前在例行记者会上谈论国会山事件一周年时,形容“美式民主千疮百孔”。美国人听了一定觉得很刺耳,但却必须承认,200多年的美式民主如今确实积弊丛生;经过特朗普四年,美国国际声望也一落千丈,号召力不仅大不如前,更没有号令天下的道德权威。

拜登无法挽狂澜于既倒。实际上,他本人的民望也一直在下滑。CNBC的最新民调显示,有56%的选民认为他不称职。这或是为何他上台后把施政重点放在围堵和针对中国,试图以对外树敌来凝聚民气,反而忽视了最该优先处理的事:改善民生。虽然拜登提出了雄心勃勃的6万亿美元振兴预算,但却被国会一减再减,不只共和党人处处阻挠,连民主党人都无法一致支持。今年11月就要举行国会中期选举,民主党很可能失去在两院的微薄多数。

1月6日,白宫在国会大厦雕像厅举行纪念骚乱一周年集会,共和党领袖全部缺席,只有前副总统切尼和他的女儿(共和党唯一敢公开批评特朗普的众议员丽兹·切尼)到场。两党决裂到这种地步,要和解或寻求妥协几乎不可能。美国民主理论学者拉里·戴蒙德(Larry Jay Diamond)在《外交事务》撰文说,政治打斗必须受到相互尊重、互信和相互制约的规范,否则任何民主都难以久存;美国正在朝这样的深渊滑落。

语云:“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美国人对自己的民主就表现了这种固步自封的态度。美式民主就像一台老机器,经常失灵,但美国精英阶层仍然沉醉在制度优越感中,自我麻痹。好些沿袭自旧社会的制度设计和做法,早该与时俱进,但改革尝试都被各种既得利益集团拦下。拥枪自由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两党制也是如此,尽管积弊丛生,却无法改革。

拜登在任内不可能解决这些积弊,这是可以肯定的。对包括新加坡在内的其他民主国家而言,美式民主的诸多弊端都可作为前车之鉴。它们说明,没有一种制度是可以经久不变的。中国古人早有明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任何无法与时俱进的制度必遭历史淘汰。

作者是前新闻工作者、前国会议员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