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社论:做好准备应对极端天气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4-09-25 09:10
社论:做好准备应对极端天气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新加坡更频繁出现极端天气。上周二(9月17日)中秋晚,正当许多人准备外出提灯赏月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扫落人们的兴致。苏门答腊风飑以每小时83.2公里的风速横扫新加坡,导致至少300棵树倒下,全岛各处发生意外事故。三天后的星期五夜晚,新加坡又遭持续约90分钟的大雨和狂风席卷。

天气骤变越来越常见,晴天突然转为暴雨或强风,这种突发性和不确定性,让在户外、建筑工地和海上工作的人,置身于高风险环境中。为了应对这些因气候变化而来的安全隐患,人力部和工作场所安全与卫生理事会星期天(9月22日)呼吁雇主和员工采取预防措施,包括建议企业通过气象监测系统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根据天气状况调整工作安排。

上周二的强风暴雨是一记警钟。作为一个热带岛屿国家,我们对高温、暴雨和天气骤变习以为常。然而,随着全球暖化加剧,这些气候现象近年来变得更极端和严峻,对我们的生活与工作环境造成极大影响,因此各方有必要为这样的新常态作好准备。

雇主要更有意识保护员工的安全,根据天气变化实施适当的风险管控措施。在面对高温天气时,应为员工提供充足的水分补给、增加休息时间,以及在工作场所设避暑区。遇到闪电频繁的情况,应暂停户外高空作业。在强风暴雨过后,应确保施工设备和户外设施没有损坏。雇主也应教育员工辨识极端天气的潜在危险,在发现危险时立即通知上司并暂停作业。

极端天气不仅威胁户外工作者,公众同样必须提高安全意识。上周二晚,新加坡中央医院急症部收治约10名因极端天气受伤的公众。他们当中一些人在地面湿滑时失足骨折,也有人因树木倒下而受伤。乌云密布、气温骤降、风速加快等都是天气恶化的前奏,在这种情况下,公众应尽量待在室内,避免靠近工地或高楼等潜在危险区域。

虽然我们的基础设施基本上可抵御极端天气的破坏,但随着它们出现的次数越来越频密且愈加强烈,新加坡或得在硬件上进一步加强防御,以应对日益严重的暴雨、积水和强风威胁。新加坡的排水系统不断提升,但似乎赶不上气候变化,突如其来的强降雨总会造成部分低洼地区容易有积水问题。此外,我们似乎也应当开始思考是否设立类似香港挂风球的预警机制,以便学生和员工有统一的外出安全标准能遵循。

根据国家发展部在2019年的国会书面答复,本地建筑的设计一般可承受最高每小时143公里的风速,足以应对新加坡可能面对的风势,然而,历史记录表明,新加坡风速的极限,曾于1984年4月在登加达到每小时144.4公里,而在2018年3月,登加的风速也曾达到每小时133.3公里,说明我们的建筑标准或许须要提高,以承受更高的风速。此外,就算建筑结构可抵御强风,一些建筑的外墙装置却会导致意外事故发生。例如在上周二的狂风暴雨中,莱佛士坊一号大厦二座有六块幕墙面板疑被吹落,砸中毗邻大华银行大厦的玻璃天棚,殃及路过的数辆汽车,导致两人送院。

气候变化带来极端天气无可避免,政府、企业和公众都应提高警觉,做好充分准备。未雨绸缪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须着眼长远。极端天气往往是突发的,应对成效依赖完善的预警系统。新加坡气候复杂多变,要完善这一系统存在一定难度,但随着科技进步,通过持续投资,相信可开发更精确的侦测系统,让公众和相关机构有更充足的时间应对准备。

浏览热度: °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4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