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社论:居者有其屋计划与时俱进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4-02-15 07:45
社论:居者有其屋计划与时俱进

今年2月12日是建屋发展局推出“居者有其屋”计划60周年。自计划启动以来,建屋局共建造了约125万个组屋单位,为八成的新加坡居民提供公共住房;其中,约九成的家庭拥有自己的组屋,使新加坡成为全球拥屋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在新加坡,公共住房不仅提供栖身之所,也是政府促进社会稳定与国家认同的基石。居者有其屋计划让人们在这片国土上拥有不动产,确保他们与新加坡的命运休戚与共。拥屋是一项投资,它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基础建设而增值。

通过这个计划,政府得以落实种族融合政策,确保组屋区反映全国种族比例,避免单一种族群居的现象。

在组屋设计上,组屋底层的公共空间也促进居民接触,并培养对其他种族习俗的包容与谅解。此外,组屋的选址和设计也刻意多元化,让不同收入阶层的民众毗邻而居,加上组屋区小贩中心这一公共食堂,都有助于减少社会的阶级意识。

居者有其屋计划推行60年来,经历了不少变化。1968年,政府允许组屋屋主动用公积金供房,提高他们的负担能力;1971年,建屋局允许屋主在最低居住年限期满后转售组屋,开创了组屋转售市场;1989年,建屋局允许永久居民拥有组屋;自1991年开始,建屋局推出单身者购屋计划,满35岁的单身者也可购买组屋。

随着更多国人拥有组屋,政府在1990年代推出资产增值计划,包括组屋翻新以提高组屋的价值。在去年的国庆群众大会上,李显龙总理宣布,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在预购组屋的订价上,政府将不再根据成熟区与非成熟区划分,而是根据组屋地点划分为标准、优选和黄金三种地段;满35岁的单身者可购买所有地段的两房式预购组屋。

政府在公共住屋政策上作出的多项调整,是为了配合社会变迁与满足潜在拥屋者的期望,并确保大多数国人买得起及买得到组屋。在接下来60年,新加坡社会将经历更急速的变迁。收入差距扩大、人口老龄化、单身者增加以及职场作业方式的改变,意味着居者有其屋计划将面对更多更复杂的政策选择。

居者有其屋计划的成功,与政府允许公积金供房的政策息息相关。公积金提高了国人购房的负担能力,并支撑房地产市场。但国人动用公积金供房,意味着公积金的储蓄下跌。在人口急速老龄化的新加坡,一些国人恐怕须要将组屋套现,以弥补退休金的不足。

目前,组屋屋主可通过大屋换小屋或是建屋局的屋契回购计划换取养老金。这意味着转售组屋市场必须保持坚韧,否则将冲击那些依靠组屋套现养老者。新加坡组屋转售市场相当活跃,截至12月28日,去年全年共有2万6628个单位转手。其中,467个单位以超过百万元成交。一些私宅屋主“降级”转向购买转售组屋,导致百万元组屋成交量增加。

房地产市场环环相扣,转售组屋、预购组屋以及私宅价格相互影响。在过去两三年,由于疫情影响预购组屋建设进度,导致转售组屋价格显著上涨。一些年轻的潜在购房者,对本身的负担能力感到焦虑。他们有些获得父母资助,代际的财富转移进一步扩大贫富差距的问题。如何确保房价上涨能弥补退休金的不足,而又不会对年轻一代买房者造成太大负担,是居者有其屋计划能否持续的关键。

其次,单身者增加,对拥有组屋的诉求加大。政府逐步放宽单身者申请组屋的条例,但仍然坚持单身者只有满35岁,才能购买组屋。即便如此,要求降低单身者购屋年龄的呼声不断。单身者申请组屋的条例持续放宽,与鼓励国人“早婚、早生子”的政策,存在一定张力。

另一方面,居家办公的趋势以及年轻一代结婚生子,对组屋面积的需求加大。然而,新建的预购组屋,面积比旧组屋小,而且一些项目不再提供五房式组屋。一些买房者转向价格较高的转售组屋,不仅加重供房负担,也推高转售组屋价格。

居者有其屋让新加坡自豪,在国际上享有很好的口碑。这个计划能生生不息,归功于建屋局与时俱进,不断作出调整。在计划60周年之际,我们期望建屋局不忘初衷,确保国人买得起及买得到组屋。

浏览热度: °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4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