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社论:从台积电看台湾的内忧与外患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3-11-16 11:10

来源:台湾《工商时报》社论

台湾最具代表性的科技企业台积电,始终话题不断,其创办人张忠谋此刻正代表领导人蔡英文在旧金山参与APEC经济领袖会议。而在刚举行过的法说会上,台积电缴出前三季税后净利近6000亿元(新台币,253亿新元)、每股盈余23.13元的成绩单,总裁魏哲家也释出“明年对台积电来说,会是健康成长一年”的乐观态度。但围绕在“护国神山”周边的大小事件不断,意见领袖也提出各式各样的指点,点出的不仅是对单一公司发展的观察,也可视为台湾整体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

外资持股比超过七成的台积电,之前曾遭股神巴菲特抛售持股,理由是“不喜欢台积电的地点”,即使在晶片业找不到同量级的企业,但在地缘政治的考量下,这家表现优秀的半导体企业,仍遭到割舍,巴菲特认为,把资金配置在日本更显自在,这是个现实问题。

地缘政治的干扰,的确对相当多优秀台资企业造成困扰。对比于台积电在日本九州熊本设立新工厂,今年5月间,固态电池制造商辉能科技宣布,将投资57亿美元(77亿新元)在法国北部兴建超级工厂,原因之一即是要避开两岸间不稳定的关系,所以远赴海外建立基地,让集团成为一家“不仅仅”是台湾的公司。

而巴菲特的老战友,曾盛赞台积电为地表最强企业的波克夏副董事长蒙格,近日也表达了不会投资台积电的态度。但他的理由与巴菲特不同,因为他喜欢投资像苹果这样“拥有自己品牌的企业”,并盛赞目前在电动车领域发展快速的陆企比亚迪,看好未来20年的前景。

台积电之所以能够在晶圆代工领域脱颖而出,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不会跟客户形成竞争,专注于自己本身的代工业务,但显然此一模式,对于专精的投资者而言仍有所欠缺,他们更希望将资金挹注在高获利的企业上,对于每次设厂都需要投资大笔资金的企业,并没有特别的偏好。

更何况,台湾能有几家企业能和台积电一样,把代工业务发挥到淋漓尽致?恐怕为数不多,更多的是像部分产业对于业务的扩展,只寄希望于央行维持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汇率报价”,或政府能提供较便宜的电费。品牌之路不好走,而对大多数的台湾企业而言,还走不到这一步,更重要的如何提升自己的产品竞争力,不要总是想着以低价作为竞争的武器。

用电对于台资企业而言也是一大问题,不只企业的电费愈来愈高,当前国际社会净零碳排蔚为风潮,品牌厂在下单时会要求协力厂商,生产过程至少要使用多少比率的绿电,并严格认证,而目前台湾绿电的供给,很大一部分都支援台积电的生产所需,经济部日前针对中小企业购买绿电推出了新的政策,但在供给与需求并不对称下,能有多少业者得到满足不无疑问。日前工商团体与行政院面对面举行沟通会时,也传来“比照台积电,揪团买绿电”的提案。绿电的分配问题要如何处理?是政府回避不了的新课题。

台积电在美国和日本开疆拓土,对于政府力主根留台湾的先进制程,则开始在土地资源的取得上面临难题 。例如为了兴建1.4纳米制程晶圆厂,选址在龙潭园区三期的构想,即遭遇反龙科扩大土地征收自救会的抗争,最后以宣布建厂计划告吹收场。

尽管经济部与桃园市政府都表示,一定会持续协助台积电寻找土地,并安排好水、电等配套问题,但来自台湾“土地之子”的抗争也会源源不绝,这里面,固然有重土安迁不愿配合的主观考量,也难以排除借由抗争取得更好补偿条件的用意,再加上想借着台积电设厂的题材,在周边土地炒作上大赚一笔的投资者,问题变得愈来愈错综复杂。

张忠谋不久之前于台积电的运动大会上,也提出了他对这家公司未来发展的忧心。他认为,台积电的一大优势是“每分钟都在使用设备”,且因为设备太贵,台积电的工程师必须随时On-call,即使大半夜在家熟睡,一有问题工程师就会出动返厂维修机器,他们的工作态度视此相当自然的要求。

但张忠谋担心这种情况正在变化,可能20、30年后就会不一样,届时也许是印度、越南或印尼,会崛起成为半导体的大国。台湾勤勉努力的工程师群,是造就台积电辉煌成就的关键原因,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何在工作效率与新一代劳动者的认知上取得平衡,又是产业发展的另一个大哉问。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3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