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社论:台湾应尽速拟订对大陆总体战略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3-06-23 09:11

来源:台湾《工商时报》

工商社论

随着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日前访中并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谈,美中紧张关系出现转圜,台湾也当审慎因应。事实上,自大陆商务部4月12日发布启动对台贸易壁垒调查后,本报即以一系列社论提醒:台湾的当务之急,是在客观认识大陆经济对我影响的前提下,建构以台湾为主体的经贸战略,才能建立健康对等的两岸经贸关系。特别是大陆已提出“对台总体方略”,台湾若无法提出相对应的“对陆总体战略”,将逐渐陷入左支右绌的窘境。

近年来台湾面对大陆诸般举措之所以进退失据,有其主客观因素。客观方面,主要是没有认识到大陆经济崛起下的两岸实力消长;主观方面,则是未能理解大陆对台总体战略的核心意涵,以致误读大陆对台政策。

从数据来看,大陆经济的快速崛起已无需赘言,其GDP总量已超过全球经济的18%、仅次于美国。反观台湾经济总量占大陆比重,则由1990年的43.8%降至2022年的4.2%。虽然两岸的土地面积、人口等条件相差巨大,不能完全类比,但随着2000年大陆加入世贸组织(WTO),沿海经济大省加速崛起,经济总量纷纷超越台湾,以致台湾和大陆31个省市相比较,排名逐年落后,2022年已被福建超越,落到第九。此外,外商直接投资2022年以家数计,台资企业虽仍居大陆主要投资来源地区的前15位,但若以金额计算,则占比不到1%。

也就是说,客观来看,大陆政府建政以来,从来没有改变对台政治意图;唯一不同的是,随着大陆综合国力的强大,台湾之于大陆的政治价值逐渐高过经济价值。

另一方面,自2021年大陆政府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所谓“对台总体方略”后,即揭示对台顶层设计与总体战略。虽然“对台总体方略”多是原则性、政治性的论述,但归纳大陆政府相关官方文件来看,大陆“对台总体方略”不脱以下内涵:一、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二、台湾问题的解决,必须在大陆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三、两岸要透过交流促成融合发展,最终达到心灵契合。因此,基于“总体方略”可以确知:对大陆政府来说,已上纲上线为神圣历史任务的两岸统一目标,绝对不可能放弃;但解决台湾问题不能抵触大陆的发展与进步;而和平发展、争取台湾民心,仍是大陆对台政策的主轴。

在“总体方略”指引下,大陆对台政策设定了促统、反独、促融、反介入等四大战线。实务来看,这四大战线并非单独推动,而是在各领域交错杂揉。基本上,促统是终极目标,反独是基本原则,促融为现阶段主要手段,反介入则是不可碰触的红线。因此,可以观察到:近年来大陆一方面以中华民族复兴作为号召,希望建构两岸更多认同;也提出各种所谓“惠台措施”以磁吸台湾企业与人才赴陆投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不断透过军演常态化、海峡中线隐形化,让台湾为避免战争而不愿独立;并以经贸制裁为手段,阻却西方国家介入台海事务。

在坚信“时与势”在大陆这边,因此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前提下,大陆对台基本上采取软的更软、硬的更硬的两手策略。但由于台湾无法理性分析大陆对台政策下的台湾利益之所在,致使大陆就算提出对台湾有利的政策如ECFA,台湾在无力抗拒的情况下,只能斥之为大陆政府阴谋或统战手段。而面对陆方的经贸制裁,例如农渔产品禁运或贸易壁垒调查时,台湾更没能力提出具体策略解决问题,只能跳针式谴责,或诉诸义和团式的民族主义。换言之,无论大陆采取施惠或施压,台湾都只能采取被动防守策略,无法展现该有的主体能动性。

台湾要理解的是:随着美中科技对抗的加剧,大陆对台战略重心已转向加强两岸经济产业的链接;且基于比较利益法则,大陆亦希望台湾能在大陆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因此,台湾应以务实的思维、弹性的原则,擘划增强台湾经济韧性的路径图;其中关键,就是切实掌握大陆对台总体方略及对台政策,从经贸领域切入,拟定对陆总体战略。

面对全球经贸情势的急遽变动,台湾没有消极的本钱;因应大陆对台总体方略的步步推进,台湾更不该一味退却。虽然两岸经济量体彼长我消,已是难以逆转的现实,但台湾特定产业具备的硬实力,以及文化上蕴含的软实力,都让台湾有足够底气思考如何在加速全球化布局的同时,积极“力”用大陆,以走出一条最符合台湾利益的最佳道路。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3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