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李勤余:谁来回答何赛飞提出的问题?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3-05-22 11:14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李勤余

最近,在中国一档戏曲比赛中,主持人说出了一位奉献精彩表演的青年演员所面临的窘迫生活状况,台下的何赛飞评委有感而发,痛批了一些院团不关心本剧种的发展、不关心青年演员成长的现象。很快,此事冲上热搜,也引出了“戏曲衰落”根源何在的真问题。

何赛飞的发言向公众澄清了一个长久以来的误会:传统戏曲的困境和“缺钱”无关。早在2015年,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就明确提出“完善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机制、戏曲工作者扎根基层潜心事业的保障激励机制”。无论是财政资金投入还是艺术基金扶持,国家对传统戏曲的支持力度一点也不弱。

既然如此,为什么一些优秀的青年戏曲演员得不到关怀和帮助,为什么当下传统戏曲的发展状况依然不尽如人意?何赛飞的意思是,许多戏曲院团只关心如何创作一出能够有希望争夺奖项的戏,因为一旦能得奖,就能申请国家基金,得到国家拨款。而得到资金支持后,自然而然地,院团也会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对奖项的争夺中去。

这个恶性循环的直接结果就是,很多大制作的新剧目参赛结束就束之高阁,既造成了国家巨额资金的浪费,也和普通观众,尤其是戏曲爱好者之间有着相当遥远的距离。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青年演员的成长和培养不受重视——这和一出戏能不能得奖没有太直接的关系。

说到这里,问题的根源和解决之道都很清楚了——传统戏曲要好看,才能有更多观众;有了更多观众,才会需要更多优秀的演员;市场需求有了,演员的生活和待遇自然也就有保障了。归根结底一句话,要让优秀的传统戏曲作品走进市场,并且和观众建立紧密的联系。

所以,我们该如何理解何赛飞的大声疾呼——给艺术家“保护”和“基本生存”?显然,关注点不应该是青年演员有没有“编制”,而是有没有给他们充分的发挥空间和展示舞台。否则,即使有了编制,有了保障,创作不出优秀的作品,对传统戏曲的发展又有何益处?何赛飞自己就说过,她是因为“团里排不到戏,才去拍电视剧的”。可见,多给青年演员一些亮相的机会,让他们和观众多见见面,才是对他们最好的“保护”。

诚然在当下的语境中,传统戏曲和影视、综艺节目等流行文化相比是“式微”的。但并不意味着,传统戏曲就“前途暗淡”了——传统戏曲好看不好看,选择权应该交给广大观众。何赛飞的发言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就足以说明如今关心、热爱戏曲的老百姓并不少,但就像她所说的,“花那么多钱排一台戏,得了奖之后放在仓库里,老百姓也看不到,戏呢?钱呢?到哪里去了?”

既然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为什么不能让传统戏曲被老百姓“看到”呢?这样的发展模式真的有利于传统戏曲的传承吗?何赛飞已经把问题摆出来了,大家都在期待一个答案。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