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黄伟曼:媒体生存战中如何笑到最后?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3-05-20 07:55

2010年左右踏入新闻业时,正好碰上谷歌、推特、脸书等平台的崛起。广告主的预算开始跟着流量,逐渐转向数码广告,尤其在西方,懂得迎合新模式的新型数码媒体也应运而生,而且一度被视为传统媒体的颠覆者。

对于20多岁,刚要展开事业,却选择加入传统新闻室的我来说,多少抱着战战兢兢的心态,一边观察国际新闻媒体产业的各种动态与趋势,且不时会把羡慕的眼光,投向名气与流量都爆火的新媒体机构,甚至在探讨新闻呈现手法时,会故意模仿他们。那时候有点相信,传统媒体只要一不留意,机构臃肿、理念滞后与技术落伍等一系列的短板问题,都很容易被对手超越,整个饭碗可能被抢走。

然而,媒体产业果然是太艰难了。最近,美国媒体发生了几件大事,其中在全盛期市值曾超越《纽约时报》,以前卫新闻吸引过千禧世代追捧的网络媒体VICE,申请破产重组;同样作为新媒体代表的Buzzfeed,也在经过好几轮裁员后,于上个月宣布关停新闻业务。

曾经的媒体新贵风光不再,让人感到万分唏嘘。其中,VICE在去年12月寻求融资时,估值已大幅缩水,主要因年收入未达预期,媒体平台也快速失去曾是给予它核心竞争力,但近年来注意力已转向TikTok等社交媒体平台的年轻受众。

Buzzfeed与VICE及许多当时兴起的新媒体机构都有个共同点,那就是选择依靠一些像脸书这样的平台,带给它们巨大的流量。然而,这些平台最后却也被模式绑架,没有积累自己的用户基底,因此在数码广告不再水涨船高时,更容易沉沦。

Buzzfeed不建立付费墙和订阅业务的模式,经常被业界拿来讨论。然而,一些例子证明,数码媒体采取付费墙并非万灵丹,像另一家美国媒体Quartz在实施了三年的付费墙后,最近也取消,以探索“正确的订阅类型”,如在保持普通网站内容供免费阅读的同时,推出须付费的小众优质新闻。

这多少证明在媒体生存战中,没有人有真正的答案,他人的成功之路未必适合每家媒体。观察着这一系列的媒体动态,若要我总结学习经验,或许还是会说,媒体必须做出好的内容,建立影响力与独立判断的能力,才能得到读者与广告客户青睐。但就连这个简单的真理,也藏着许多必须照顾到的细节。

如今在一家新闻内容较小众,且规模较小的新闻室上班,我也经常会留意小众媒体如何探索生存之道。放眼东南亚,目前不少独立新闻网站都既必须面对开拓新营运资本的挑战,也得在较艰难的政治与社会环境中,确保自己还能继续独立操作;当中有一些平台正逐渐拓展影响力,发挥一些独特的优势。

例如,缅甸最大独立新闻网站Frontier Myanmar近几年推出了分层订阅模式,透过电邮发布的新闻通讯,过去三年来订户迅速增加到两万人。虽对比规模较大的平台,订阅人数与流量并不算惊人,但得来的收入,却支持着Frontier Myanmar的记者继续进行深入且多次获新闻奖项认可的调查报道。尤其在缅甸军方于2021年发动政变后,国内高度新闻审查的环境下,有媒体观察家指出,读者更愿意付费,以获得最准确及不受官方立场左右的资讯。

最近阅读2021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菲律宾独立新闻机构Rappler创办者玛丽亚·雷萨(Maria Ressa)的新书《如何对抗独裁者》(How to Stand Up to a Dictator:The Fight for our Future)时,透过她追溯自己从业的整个心路历程,了解到许多媒体人都还在不断辛苦地找寻出路。从一开始对于脸书等平台给予新闻从业员更多自由发挥空间,抱着满满的希望,到最后发现社群网络言论在不受控制的情况下,也会伤害民主进程,雷萨经历了各种失望。曾遭受过政治针对的她,在书中虽然没有为媒体在现今社会的存活开出解药,但她呼吁新闻从业员要坚守价值底线,捍卫核心的新闻价值观。

在本地,自新加坡报业控股去年重组媒体业务后,包括新传媒在内的本地两大媒体公司,都获得政府资助,也引起媒体观察家与民众关注,这将如何影响新闻室编辑方针与决策的独立性。可见即使媒体解决了资金问题,在管理与运营以及提升产品公信力方面,仍必须不断下功夫。在主流媒体之外,以网络为主要平台的新加坡新闻网站,也受制于互联网媒体执照条规,真正找到可持续盈利之道的并不多。

Buzzfeed与VICE的消亡,对所有媒体从业员来说都应该是一记警钟,就连传统新闻室也不应该认为,这些新兴媒体的失败意味着自己打了胜战。多元的媒体生态与一定的竞争,能使新闻产业更蓬勃发展,新闻传播与影响力的消逝,对大家来说都不是好消息。

作者是区域环保媒体与咨询公司益笔思(Eco-Business)编辑部助理主任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