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天赐:游走美中俄之间 印度战略自主
来源:联合新闻网
作者:方天赐
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于15及16日在乌兹别克的撒马尔罕举行实体峰会。此次会议正式接纳伊朗成为会员国,象征该组织继2017年扩编印度与巴基斯坦这两个南亚国家之后,再跨一步进入西亚地区。在中俄主导下,这个原本以中亚内陆为核心的集团,与美国侧重海洋的印太战略颇有互别苗头的架式。
此次峰会的另一焦点是俄罗斯总统普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印度总理莫迪等人出席与会。相关国家都利用此次难得机会举行会外会,反而比场内正式活动更有看头。除了地主国乌兹别克,习近平与其他国家领导人另开10场双边会晤。普京也举办了九场的双边会晤。莫迪则会晤了俄罗斯、土耳其、伊朗、乌兹别克领导人。
其中,印度在上合组织的这一系列展演非常值得注意。如同它在四方安全对话中的角色,印度在上海合作组织中也带有强烈的“非主流”色彩。莫迪在与普京及习近平的互动中,便特意彰显出它的战略自主性。
莫迪在普京的双边会谈中,先是提及两人20年的交情,接下来则当着电视转播劝告普京“现在不是战争的时代”。莫迪光靠这句话就为印度赢得道德制高点,迅速获得西方媒体的肯定。有趣的是,印度外交部发布的新闻稿反而对此只字未提。除了赢得面子的外交辞令之外,印度实际上却是强化与俄罗斯的经贸交流。自俄乌冲突以来,印度自俄罗斯的肥料进口增加了八倍。在俄乌战争前,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约占进口总额的2%,如今已飙升到18%。
同样地,印度在处理中国关系上,也展现了平衡的技巧。在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前,中印宣布从争议边界点撤军,刻意营造双方会面的机会。莫迪与习近平过去曾经面晤18次,但两国关系因为2020年的加万河谷流血冲突而陷入低点,不再见过面。外界因此高度关注两人是否会借此机会进行晤谈。但双方一直到会议结束前,都不证实也不否认是否会有场外双边会晤,吊足外界胃口。两人也都巧合地缺席了15日的领导人晚宴,引发外界猜想。莫迪与习近平在高峰会后的大合照中毗邻而立,却又极其冷淡。两人最后也没有公开举行双边晤谈。
印中领导人的公开冷漠,符合印方“先解决边界问题才有正常关系”的立场,避免国内的质疑,但是中印领导人现在可以同在一个会议室里面对面谈话,仇恨值已然降低不少。事实上,印度外长稍早公开提到中印携手才能实现亚洲世纪的论述,也是在铺陈有助关系缓和的氛围。
由于印度刚接下上海合作组织的主席国,它在这个舞台上的戏分还会加重。一方面,印度要处理它与上海合作组织其他成员国的不同期待;另一方面,印度也要调和它自己在四方安全对话与上合组织中的角色。印度如何继续游走在互斥的集团政治中,颇令人玩味。
作者是清华大学通识中心副教授兼印度中心副主任(新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