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泽玮:新加坡人在越南“打虎”
自由席
公务人员工资不高、繁文缛节催生“走后门”现象、人情社会塞红包好办事、媒体难扮演监督角色等,都是越南腐败难断的原因。
7月初到越南出差,上了一堂企业高管“打虎”课。
在某企业的会客区等着与高管见面时,几张桌子上摆放一模一样的塑料牌,斗大的字体写着:拒绝赠品政策。
内文是“本公司严格采纳拒绝赠品政策,不准接受任何形式的赠品,包括现金和宴请,也包括,但不限于价值超过30美元的日历、记事本、食物等物品。”
末了,还附上举报热线。
在贪腐文化仍难根除的社会里,一家企业把见不得光的潜规则摆上台面,还真是头一次见。高管出现后,我把之前的提纲全放一旁,先满足对塑料牌的好奇。
这位新加坡籍高管笑着叙述打虎故事。“那个牌是我自己写的。”下一句差点让我从椅子上摔下来。“举报电话就是我的手机号码。”
人生地不熟,一家外资企业的外籍“一把手”能亲自出马肃贪,与其超强语言学习能力有很大关系。短短几个月就掌握越南语,加上善用科技和巧思布局,高管斗智斗勇采集证据,揪出公司内大贪小贪约30人,情节像足间谍片、警匪片。
挡人财路,不怕安全受威胁?
对贪腐零容忍的高管说,没遇过麻烦,也不担心,反而为整肃行动能让公司盈利猛增近30个百分点而自豪。他笑说:“总公司还以为我们算错账。”
可见那些大贪小贪过去揩了多少油水?据说,能讲华语的“老虎”在处理中国业务时尤其被养肥。
同为社会主义国家,越南借鉴中国模式,在1986年推行“革新开放”。市场经济日益繁荣,给了各级官员权力寻租的机会,加上法治不到位,两国在发展中同样面对难以遏制的贪腐问题。
大陆政府总书记习近平和越共总书记阮富仲多次表明对贪腐零容忍。习近平反复提及“反腐永远在路上”。阮富仲的名言是“熔炉烧旺了,湿柴火扔进去也得燃烧。”
部分西方媒体认为,越共反腐和大陆政府很像,打老虎既是打贪官,也是打政敌。
据统计,过去10年来,越共各级党委和检查委对2700个党组织近16.8万名党员做出纪律处分,其中涉及腐败的有7390名。
打虎火力再强也难遏制结构性腐败势头。采访期间,最多人谈论的是,在疫情期间发生官商勾结哄抬冠病检测试剂的丑闻。卫生部长阮清龙与曾任科技部长的河内人委会主席(相当于市长职务)朱玉英在6月双双落马并被逮捕。
涉事的是越南生物科技公司越亚。它被指溢价45%,向越南各地供应核酸检测试剂盒,销售总额高达4万亿越南盾(约2.4亿新元)。
这笔钱大部分都被各级官员赚了差价,吃了回扣,从卫生部长、市长、军官到各地疾控中心官员,至少60人被起诉和逮捕,涉及部门和省份之多,形成长长腐败链。这个发疫情财勾当,在当地引起不小民怨。
跟中国一样,公务人员工资不高、繁文缛节催生“走后门”现象、人情社会塞红包好办事、媒体难扮演监督角色等,都是越南腐败难断的原因。
根据越南2015年修订的刑法,如果被告上交贪污金额的四分之三以上并积极配合调查,可免除死刑。修订刑法虽有助于追讨腐败分子非法所得,减少国家损失,免除死刑却削弱了腐败震慑力度。若神不知鬼不觉,家族几代人就能享尽荣华富贵;若被逮着,钱吐出来就是,代价之低,值得一赌。
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研究员黎洪和就撰文指出,如果无法进行实质性体制改革,就须制定更严厉的法律法规,以及加重惩处力度,才能有效持续地阻吓腐败行为。
对比领导人登高一呼,制度反腐才是长久之道。外界关注阮富仲卸任之后,越南反腐力度能否持续。走出工业园区,我也在想,新加坡高管退休后,一切会否打回原形?
(作者是《联合早报》中国新闻组副主任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