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冯晓虎:欧元贬值背后是美欧实力的博弈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2-07-22 13:01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冯晓虎

几个月来,欧元汇率一直下跌,约一年前,一欧元兑换价格还是1.20美元, 今年7月13日,欧元对美元汇率盘中跌至1∶0.9998,创下近20年来最低点。

欧元一路贬值的背后是惊心动魄的强权博弈。1999年1月1日欧元启动,1月4日正式进入交易,当天纽约外汇市场欧元对美元收为1:1.1806。2000年10月,欧元对美元一度达到1:0.8252的历史最低价。随着2002年2月28日欧元区各国货币退出流通,欧元对美元一路走强,2008年7月15日达到1:1.599历史最高点,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欧元汇率应声下跌,一路走低,到2022年7月15日,14年内欧元对美元从历史峰值跌去37.3%。

近期欧元贬值主要受美元走势增强的影响,表面上看,这是一个经济现象。面对国内通胀的严峻形势,美联储开启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暴力加息,于3月、5月和6月分别加息25、50和75个基点,同时6月美国CPI上涨9.1%,创下40多年来最大涨幅,因此市场预期7月美联储有30%的概率将加息100个基点。另外,美国劳工部近日公布6月失业率仍保持在3.6%的低位。就业数据上扬,叠加迅速密集的加息节奏,美元市场虹吸全球避险资本,美国再次如愿收割全球。事实上,美国对暴力加息会导致全球经济衰退心知肚明,但为了救自己,美国政府连“价值观盟友”也一起收割。

从经济上说,欧元区表现疲软,欧盟委员会将欧元区2022年和2023年实际GDP增速预测分别下调至2.6%和1.4%,同时将2022年预期通胀率调升至7.6%。欧元区三大前瞻性指标,经济景气指数(ESI)和就业预期指数(EEI)双双下降,经济不确定指数(EUI)则升至24.8,欧元区通胀率2022年6月达到自1997年以来的最高值8.6%,超过欧元区自己的最高规定2%的四倍多。可欧洲央行却无法效仿美联储暴力加息,因为欧元区成员国普遍高负债,暴力加息等于割喉,要知道连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的国家债务也是GDP的150%,一旦暴力加息,很有可能像斯里兰卡一样出现主权债务违约,国家将因破产面临大动乱。

不过,完全用经济数据解释欧元对美元的汇率走弱,是方向性错误。美西方国家称汇率由市场决定,但汇率从来体现的都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前景和宏观调控能力。德法主导的欧元只是一个工具,其首要目标是实现欧盟政治经济一体化,最终目标是让欧盟崛起成为后美国霸权时代多元世界的强势一元。

而欧元是美元收割世界的障碍,它诞生当天即成为全球第二大货币,为国际社会提供了第二种选择,因此面临美国的针对几乎是必然的。1999年3月24日北约绕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南联盟(南斯拉夫)狂轰滥炸,美国说是“价值观的胜利”,但事实是战后欧元对美元汇率大跌,此后一路走弱。如今的俄乌冲突异曲同工,俄乌冲突至今为止最大的赢家从账面上看无疑是美国。其一,俄乌冲突升级前三周就有400多亿美元(556亿新元)资金流入美国。其二,美国军工企业通过俄乌冲突赚得盆满钵满,同时华盛顿强压欧盟制裁俄能源,用“价值观”锁死西欧国家求援俄罗斯的可能性,完美绞杀欧元。传统型出口强国德日对资源和市场有很大依赖,如今能源价格上涨,原材料供应链断裂,对其经济的损害是结构性、长期性的。其三,欧盟誓言推动的绿色能源转型面临中断风险,美国卖不出去的液化天然气成为溢价都买不到的抢手货。其四,欧洲国家将争相要求美国提供安全保护。

最后,对欧元汇率前景,有看好和看衰两派,笔者认为,都有一定道理,但如果从地缘政治方向分析,美国不会乐见一个强大自主、与俄罗斯交好的欧洲,所以美国也不会乐见强大的欧元。因此,欧元对美元汇率走弱,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不过,未来欧元衰落的主要原因还是西欧国力不逮。欧元从诞生以来在外汇储备和外汇交易中的占比一直在下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2年5月调整特别提款权(SDR)中五种货币权重,其中美元和人民币的权重增加,欧元、日元、英镑权重调降,就是风向标。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