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里:若有,别藏着金饭碗
众声道?
那是近半个世纪前的事了。小学毕业典礼那天,老师循例要向即将升上中学的我们,郑重其事说些激励人心的话。
当天致辞的老师说的是一个人拿着金饭碗向人乞食的故事。故事说完,我跟着大伙鼓掌,实际上心里是懵懵懂懂的。
再大一点,才明白这故事的意义;再后来,还真看到拿着金饭碗向人乞食的事。
最近很多人在谈论华文课程,也有些偏离了重点,议论小四生的文章究竟多大成分是自己写的。刚过去的星期二,同样是南华小学的六年级学生,写了同样条理分明的文章来支持学妹,多少平复了质疑的声音。学姐的文章不能证明学妹文章的真实出处,却还是可以隐约看出新加坡某些学生的华文水平的高度,即使是抱着怀疑的眼光去看。
大家热切盼望下一代的华文水平能止跌回升,到真遇上了能写出跳出刻板框框文章的孩子,又接受不了。叶公好龙?
也许一些家长想的是,我家小孩数学英文都好,那么聪明,连他的华文都上不来,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可能做到?
是啊,都用一样的课本,课程也相同,怎么可能落差那么大?
课本、课程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上课以外的时间。在现有制度下,华文课的时间就那么多,可以理解,教师能做的实在很有限。把上课比喻作吃东西吧,即便菜肴可口(课程有趣),但学生肚子已经快装满了,胃也就剩下10%的容量,兴趣缺缺是必然的。加上时间紧迫,老师催促,可能恨意还多过食欲。
因此,课外的时间就更显重要。如果一个学生课外常接触华文华语,另一个完全不接触,日积月累差别可以很大。对怕输、时刻都想先人一步的家长,还可以在孩子进学校前超前布局。孩子从牙牙学语到正式入学,至少有五年时间,如果每天跟孩子说“华语”——这里的引号不是多余的,“华语”正是重点。这样,到入学那一天,比起同学,这个孩子已经多上了至少两年“课”。
至少,他对语音语法,造句不全然陌生,学写某些字也会像“见到熟悉朋友”。更重要的是,华文不会让他恨之入骨。
这个情景,对一些华校出身的人,是不是很熟悉?我们初进学校时,何曾害怕华文?何曾觉得华文难学?
现实是,不是每个家长都能说华语。当年在学校时能说流利华语的,进入职场后,英文进步了,华文少用了,个中原因大家都很清楚。能说能写华语华文的父母或祖父母越来越少。遗憾的是,有这样能力的人,很多并没意识到自己拥有的珍贵资产。
做父母的总犯一样的错:想以孩子的成长弥补自己当年的缺失。他们万分不愿英文能力不足的窘境落在孩子/孙子身上。
看过当华文教师的朋友跟两岁大的孙子说英语。悲观地以为,若干年后,或许大声疾呼“华文课程帮不到我的孩子,请想想法子”的,就是这些人。
知名投资家罗杰斯的两个女儿学华文的事大家都知道。他们请了一位全职老师,从姐妹俩出生起,就在家里教她们华语,简单说就是浸濡。
极少人像罗杰斯那么富有,可以请个全天候老师。但跟那位全职老师能力相近的新加坡家长还是有的。而且,大家的目标也不是要孩子上中国的中央电视台表演,我们不过要考个试罢了!
(作者是《联合早报》视觉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