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社论:习普会 改变世界的一周?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2-02-08 08:21

来源:中时电子报

中时社论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森和毛泽东历史性的一握,改变了冷战的格局,历史学家称这次访问是“改变世界的一周”,美国成功的“联中制俄”,最终赢得冷战。俄罗斯总统普京趁出席北京冬奥开幕式之便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谈,会后发表联合声明并签署一系列合作文件,北京冬奥会是另一个“改变世界的一周”吗?

中俄关系越来越紧密

冷战结束后,国际进入一超多强的格局,随着中国国力快速崛起,美国学界开始讨论“修昔底德陷阱”,认为美中争夺世界霸权势所难免,近年更出现“联俄制中”的战略考量。特朗普与拜登都尝试与俄罗斯改善关系,减少美国在欧洲与中东的军力,以集中力量在亚太对抗中国。

但因为种种原因,美国“联俄制中”的政策滞碍难行。尤其俄罗斯于2014年并吞克里米亚,西方国家对其实施制裁后,中俄关系加速发展。而近年来,美国结合西方盟友对北京人权、周边区域问题多所批评与抵制,也让北京必须寻找有力的战略伙伴,或至少安抚强大的邻国以专心对付美国,促动了中俄深化合作的动机。

美国以新疆人权名义结合十余国对北京奥运进行外交抵制;另方面,与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僵持不下,拒绝明确表态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且不愿减少在东欧对俄罗斯的军事压力。中俄峰会在莫斯科和北京与西方关系恶化的背景下举行,这给俄罗斯和中国加强合作添加柴火。美国不断强调中俄两国为最大的国家安全威胁,对涉嫌侵犯人权的行为实施制裁,北京和莫斯科产生威胁感,美国反而成为中俄两国亲近的推手,因而形成中俄同盟的新格局。

除了美国因素外,中俄深化合作还有地缘政治的因素,那就是所谓“背靠背”的关系。首先,中国与美国甚至欧洲诸强并没有领土接壤,但俄国是搬不走的邻居,两国拥有4300公里的边界,1969年发生珍宝岛边境冲突事件,两国深知成为敌人是多么危险和代价昂贵的事情。西方想要离间两国,让两国反目成仇,是有一定的难度。

第二,两国之间还有复杂的中亚诸国地缘政治关系,北京要发展一带一路,需要俄罗斯在中亚发挥稳定的力量,两国在中亚合作的空间很大。从这次哈萨克斯坦动乱的快速平定,以及在声明中反对外国势力在两国边境从事“颜色革命”,都可以见到双方互利合作的前景。

台湾身处冲突引爆点

背靠背真正的目标,还是在各自面对的方向,对莫斯科来说是阻止北约继续东扩,稳定战略生存空间;对北京来说,是维持主权完整,保护近海利益,突破第一岛链。在这次声明中见到各取所需,普京重申“一个中国”原则,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习近平也投桃报李支持莫斯科立场,反对北约扩张。

这份声明与两国签订的诸多合作项目所展现的企图心,不仅于势力范围的相互承认与支持,还表现出希望与西方国家平等参与世界政治规划的意志。中国在俄罗斯找到了军事和政治伙伴,俄国也得到中国在经济与金融上的大力支援。有了这样的伙伴互相支持的底气,这两个联合国安理会大国,在联合声明中特别强调加强国际组织特别是联合国的合作与协调,尽管这种强调一直是莫斯科和中国的传统,但最近越来越强烈的表态。

冷战刚结束,西方承诺给予俄罗斯在西方国际体系中拥有一定的地位,一度邀请俄国加入七大工业国组织(G7)成为第8名成员,但是在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中被剔除,从此俄罗斯不再相信西方的的承诺,开始倾向于与北京建立真正的联盟;并且两国都反对单极世界,希望传统的国际多边机构成为国际体系的基础。

中俄关系日趋紧密,也有西方国家表示忧虑,认为不应坐视世界两大陆权国家走向结盟,但多数政客的反应是,这两个国家都非民主国家,都在压制本国人民的自由权,对西方民主自由国家构成威胁。中俄战略合作态势越来越清晰,世界格局是否再度两极化,重现冷战,会不会因无端的恐惧与盲目的自信而造成更多、更大的冲突,身处冲突引爆点的台湾更须谨慎以对,这远比普京重申反对台独更重要。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