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孟达:反恐20年
漫步
反恐就像是抗疫一样,我们无法偏安一隅,独善其身。
新加坡反恐防恐,一场不一样的战争,转眼间已20年了,还真不容易。
2001年12月8日,内部安全局第一次采取逮捕行动,揭发了“回教祈祷团”在本地发动恐怖袭击的阴谋,社会上高度震惊之余,人们心理普遍充满疑惑:
新加坡跟中东的恐怖组织无冤无仇,为何我们成了袭击目标?
新加坡多元种族多元宗教和谐共处,为何本土也会有恐怖主义萌芽?
新加坡的回教族群温和,生活安定,为何竟有人被极端主义洗脑?
这些问题虽然当时未必能得到全面的解答,但随着国际恐怖主义的扩张,新加坡人也逐渐看清这个看不见的敌人的真面目。
往后的20年里,阿富汗、卡伊达、回教祈祷团、圣战、人肉炸弹、自我激进化、独狼等等名词也逐渐让我们熟悉。国际恐怖主义的本质是专家学者研究的范围,平民老百姓多少了解到所谓的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不再只是跟战争、黑社会有关。
科技化的武器和军事配备,不再是确保安全的唯一保障。《内部安全法令》提供内安局有效执法的框架,起了先发制人的作用,让受极端主义影响的人也因此得以及早接受改造,免得越陷越深。拘禁极端主义者或对他们发出行动限制令的报道屡见不鲜,“居安思危”四个字则成了政治领袖不断重复宣传的国民教育。
防止恐怖袭击的发生,以及不幸发生后如何应对,都是反恐大业的重要内容,就像日本连小学生都知道地震发生后应该做些什么,反恐“演习”成为一种反复温习的功课。
前副总理贾古玛教授在2005年,从陈庆炎博士手上接过国家安全统筹部长的职位之后,随即到以色列访问取经,在跟一位以色列防恐专家开会时向他讨教防恐之道。专家的忠告就只有一句话:回去告诉你的人民,常常演习、演习、演习(rehearse)。
“演习”因此成了新加坡防恐的一字箴言。
九一一事件之后,在美国催生了一个“国土安全部”,集合了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和国务院的人力、物力。
新加坡则是在内阁中创设了“国家安全统筹部长”的重要职位,负起协调国防、内政、外交、交通等部门。军、警人员、内安局和情报组织等等单位,都投入整个安全网络,建立起一个全方位、全政府的防恐体系。
揭发回教祈祷团阴谋20周年,李显龙总理在面簿贴文,提醒国人加强社会凝聚力,也保持警惕,防止恐袭的发生。他特别提到印度尼西亚的局势,说回祈团已渗透其主流宗教团体、政府机构和政治,更大范围地传播激进主义。
回祈团是中东恐怖组织卡伊达在东南亚的“变异毒株”,马来西亚和印尼是我们对付区域恐怖主义的伙伴,两个邻国的安全情况是新加坡安全的温度计。
全球回教信徒人口最多的印尼,也是中东极端回教思想的最大温床。印尼的世俗化领导层过去20年的打恐反恐工作经常碰到阻力,幸好大致上还能稳住局面,但是潜伏的危机时隐时现。
印尼全国警察反恐特遣部队官员上个月透露,印尼境内的回祈团的金源非常充裕,每年可筹到数百亿印尼盾,单是旗下的一家子公司,一年可进账150亿盾(143万新元),这些不可告人的资金隐藏在独立的账目中。回祈团生财有术,在全国各地放置募款箱,公开向民间集资。
回祈团曾在印尼干下大规模的袭击,震惊世界,包括2002年峇厘岛旅游区爆炸案,导致202人死亡,澳大利亚游客是主要受害者。2009年,雅加达市内两家豪华酒店受到袭击,造成九人丧命,近50人受伤。
区域的安全局势告诉我们,反恐就像是抗疫一样,我们无法偏安一隅,独善其身。
极端思想的自我激进化给各国带来另一层威胁,在内安法下被拘留或受限制令约束的思想激进化者,过去几年有年轻化的趋势。
20年前,当新加坡拘留了第一个回祈团成员时,调查员发现,单靠拘禁,对思想上已经中毒很深的人起不了作用,内安局便请来两位资深的回教学者与受拘留者会面。他们惊讶地发现,贫困不是极端主义分子走向极端的原因,这让官方对恐怖主义有进一步的认识。
两位资深回教学者也领悟到,新加坡须要成立宗教改造组织(RRG),给受极端主义洗脑的人辅导。由宗教师、内安局官员和社区领袖联合参与的改造计划应运而生,也从此成为新加坡反恐的一大支柱。
在改造计划之外,官方也照顾到受拘留者的家庭生计,并防止家属受到社会的歧视,于是2002年初成立了跨单位援助群体(Inter-Agency Aftercare Group)。
对极端分子的改造,一手硬一手软,是新加坡反恐措施的一大特色。
经过多年的努力,改造计划收到很大成效。20年来受拘留的回祈团极端分子达56人,今天仍在拘禁中的只有四人。他们属死硬分子,包括曾经从拘留中心逃脱后被捉回,轰动一时的马士沙拉末。
根据一些前拘留者的现身说法,他们被洗脑说,他们一旦被捕就会受到酷刑,即使释放出来后也成了神经失常。现实却截然不同。
巩固社会的凝聚力是防范也是应对恐袭事件的最佳心理武器,及时防止“回教恐惧症”的蔓延,是反恐20年的另一大成就。
把恐怖主义和极端思想的“毒株”消灭于萌芽初期,是内安局过去20年的实战经验,也是未来必须经得起的考验。
(作者是本报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