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盛钢:中美关系的内卷化
“问题在于经济,笨蛋!”这是比尔·克林顿竞选总统时的一句口号。事实上,这句口号也适用于当前的中美关系,因为中美纷争的焦点,与其说是在于制度、军事安全之争,不如说是在于经济,在于经济基础设施、创新、经济结构转型等方面的竞争。
就如美国学者最近所言,“中国正在抢占未来技术发展和全球高科技产业主导地位,在多个行业中,美国已经无法维持实体产品创新的集体研发、工程和制造能力,甚至未来会导致美国无法支撑顶级军力,这一领域才是中美之间带来的斯普特尼克(苏联当年先于美国发射的Sputnik人造卫星)时刻。”
中国是美国的威胁吗?是中国抢走了美国人的工作?偷走了美国的技术?中国是美国衰退的原因吗?所以,遏制中国,或者等待中国自我崩溃,美国就能再次强大吗?显然,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是一个致命的谎言。以此制定的美国对华政策不仅于事无补,而且结果适得其反。事实上,美国自己才是美国自身问题的根源,当今世界能够威胁美国的只能是美国自己。
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已故美国国际政治经济学家罗伯特·吉尔平在其《跨国公司与美国霸权》一书中就分析,美国的跨国公司既是美国权力的体现,但同时也是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走向衰退的根源。在战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美国主导跨国公司的发展,对外投资被当作是美国的一项国家战略。美国出台了一些激励跨国公司走出去的政策,以此促进西欧,日本地区的经济复苏。
但是,随着技术向第三世界与其他发达国家的传播,美国的跨国公司有助于这些国家振兴经济,使这些国家缩短了与美国的力量差距。如此一来,美国外交政策的初始目标,随着跨国公司的增多而失效。所以,吉尔平建议美国用贸易或者援助的方式,而非对外直接投资去拓展经济交易。美国应该改革内部经济结构,改变公共政策方向,加速产业的转型升级,“腾笼换鸟”,鼓励投资国内,而不是投资海外。显然,美国并没有接受吉尔平的建议,以至于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而这又能怪谁呢?
目前,中美贸易纷争可以说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与日本和欧洲国家贸易纷争的继续。尽管当时的美日贸易战使日本陷入了长期的迷失,以至于失去了将近30年,而且还继续下去。但是,美日贸易战并没有导致产业与企业大规模地回流美国,相反是更大规模地流向中国与新兴经济体国家。
30多年前,美国与西方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倡导者与推动者,而产业转移被认为是一条“微笑曲线”,因为他们控制了技术,控制了利润,至于中国与新兴经济体国家,作为制造加工中间环节,实际上是为它们打工而已。但是,30多年后,“微笑曲线”突然变成了“哭泣曲线”,美国与西方国家认为是中国抢走了他们工人的饭碗,掏空了他们的制造业。
究其原因不难看出,美国企业是中美贸易的最大赢家,他们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所以对他们来讲中国是机遇,绝对不是威胁。但问题是他们在中国获得的利润,并没有惠及美国社会,相反是以牺牲美国社会和国家利益为代价的。一方面由于将产业外包或者转移到中国,导致美国自身产业的空洞化,就业机会流失,中产阶级贫困化;另一方面随着产业外包与转移到中国,然后又将产品运回美国销售,尽管产品价格是降低了,有利于消费者,但是美国与中国的贸易逆差却上升了。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成了世界工厂,美国变成了能源与农产品出口国,这一变化又进一步加速了世界权力中心的转移,对此就如美国一些政客所言,如果继续下去,在不久的未来美国将成为中国的藩属国,中国将不费一枪一弹,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的陀螺仪,就如同历史上美国取代大英帝国那样,而且中国会比美国干得更漂亮。
对比美国,过去40年,特别是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20年,是中国经济的黄金时代。但中国崛起很大程度上是全球化的结果,而不是通过自身内在资本积累和科技创新发展的结果。它受制于全球经济体系,主要是以美国和西方为主导的跨国公司和全球公司,服务于它们,成为它们在全球资源配置结构中的一个廉价生产基地。
这种外向型模式使中国成为全球世界工厂、全球最大的外贸出口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也导致中国经济和社会结构发展的片面性,以至于能源被过度消耗,环境被极度破坏,劳动力被廉价剥削。同时,在全球产业链中,中国经济处于低端,缺乏核心技术,主动权掌握在西方跨国公司手中,它们掌握了利润的大部分。可以看出,既使没有中美贸易战,中美双方的经济结构也已经面临转型的压力和动力,而贸易战使这种转型变得更加迫切了。
如果说过去30年中国之所以赢,美国之所以输,原因在于中国赢在竞劣,即低工资、低成本,因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货币工资收入上的差异,已成为重要的比较优势,哪里单位劳动力成本低,企业就会到哪里投资。目前随着中国成本的上升,劣势已经用尽,唯一的选择是转向竞优,就是创新,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而且跑得越快越好。对此,美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就是中国的前车之鉴。
作者原为国际政治学者,现任职于一加拿大国际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