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金建国:哈里斯赢得辩论不等于赢得大选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4-09-16 07:45
金建国:哈里斯赢得辩论不等于赢得大选

特朗普与哈里斯举行了一场辩论,哈里斯的表现超出人们为她设定的期望,辩论技巧极为出色。哈里斯在辩论中拿捏住特朗普,他仿佛像一头大熊,进入她设下的陷阱而非常被动。

比如,边境政策是哈里斯的弱点,特朗普向她攻击时,哈里斯反指支持者离开特朗普的集会。特朗普果然中计,离开了边境问题,去解释自己“最盛大和最不可思议的集会”。特朗普错失了就哈里斯的弱点向她发难的机会,反而被哈里斯激怒。共和党人对特朗普辩论表现感到沮丧。

美国广播公司两位主持人在辩论中明显偏袒哈里斯,四次对特朗普进行事实核查和纠正,但没有一次去纠正哈里斯。这显然是一场三对一的辩论。主持人偏袒辩论中的一方有违职业道德,并给美国广播公司留下不光彩的一页。事实上,特朗普和哈里斯在辩论中,都有讲错数字和违背事实的地方,特朗普的谎话更多,哈里斯也有谎言。

拜登与特朗普的辩论导致拜登退出竞选。特朗普与哈里斯的辩论,特朗普表面上是输了,但远不是滑铁卢。历史数据显示,任何辩论都不太可能决定总统选举的结果(除拜登之外)。盖洛普调查数据指出,1988年至2004年,13场总统候选人辩论导致的候选人支持率平均变化仅为1个百分点。人们极其关注总统候选人辩论,但辩论很少是决定性的,原因在于大家已对各候选人的政策主张了然于心。两位候选人都有自己的基本盘,已决定把选票投给谁。

特朗普与哈里斯的辩论结束后,两人都发表声明,声称已战胜对手。但根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一项快速民意调查,大约十分之六的辩论观察家认为哈里斯的表现优于特朗普,而大约十分之四的人则说特朗普的表现更好。

尽管哈里斯表现出色,但这场辩论似乎并没有改变大多数选民的想法,因为82%的人表明,这场辩论没有影响他们对总统的选择,只有4%的人说他们在观看后改变了主意。9月9日皮尤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声称,哈里斯和特朗普在登记选民中都有49%的支持率。民意调查的误差幅度为1.3%。辩论不决定竞选的胜负,唯独经济议题决定选民的选票。各种民调显示,经济仍然是今年美国选民最关心的议题。由此必须比较特朗普与哈里斯的经济政策主张。

哈里斯声称,拜登政府拯救了美国经济。事实是大多数美国民众认为,拜登执政时期的通货膨胀,使大多数美国人的处境比疫情前更糟。特朗普的减税和放松管制促进了经济增长,导致劳动力市场趋紧,工资上涨,虽有中美贸易战,也没有导致通胀发生。在特朗普执政的前三年,联邦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平均为20.5%,而拜登执政的这一比率为25.8%。这是美国民众至今不认可拜登经济学的主要原因。特朗普执政的业绩为其经济政策主张奠定基础。

哈里斯经济政策主张延续拜登经济学,但比拜登更为激进,体现了左翼民粹主义特征。哈里斯支持将最高资本利得税率调整为33%,将把小企业的启动费用扣除额扩大到5万美元(约6万4900新元),恢复扩大后的儿童税收抵免,设定了建造300万套新住房的目标,并为首次购房者提供税收优惠,包括2万5000美元的首付援助,禁止企业哄抬杂货价格的行为,提议对亿万富翁征收最低税率和将股票回购税提高三倍。哈里斯经济政策的重点是打击富人,给普通民众更多的福利待遇。

“特朗普经济学”比他本人靠谱

哈里斯左翼民粹主义的承诺能俘获底层民众的支持,但会扩大政府支出,推高美国债务。美国联邦预算委员会的一项快速分析发现,这些计划将在未来10年使联邦预算赤字增加1.7万亿美元。目前美国的债务已达到35万亿美元,按照哈里斯的做法继续增加美国国债,是不负责任的。委内瑞拉和阿根廷这类经历过左翼民粹主义蛊惑的国家,都用失败证明了缺乏财政支持的承诺,只能给国家带来灾难。

35万亿美元的国债必须立足于美国经济的不断增长,立足于创造财富。“特朗普经济学”比特朗普本人靠谱,他的减税和放松管制思维,被证明是立足于财富的创造,不是立足于财富的分配。到奥巴马总统任期结束时,美国经济已连续76个月实现就业增长,这一趋势一直持续到特朗普总统任期。2019年,美国的失业率降至50年来最低水平的3.5%。低失业率一直持续到2020年2月冠病疫情暴发。

哈里斯经济政策主张有违经济学常识,出台打击价格欺诈的法律来遏制物价,是荒唐的主张。经济学理论论证了规定价格最高限或最低限的后果,前者会导致供过于求,后者会导致供不应求。为食品价格规定最低限,后果是商品在供不应求下,黑市出现。黑市出现是对商品供不应求的补充,但扰乱了整个市场,为打击黑市,政府要支付管理成本。

美国杂货类产品价格上升,既有疫情中断供应链的问题,也有美国联邦储备局货币放水的问题。哈里斯对经济问题开错药方,只能证明她治下的美国经济将会丧失增长动力。选创造财富的总统,还是选分配财富的总统,取决于美国民众的选票。

作者是中国上海时事评论员

浏览热度: °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4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