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杨瀚森:中国故事:从阅读到理解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4-09-12 07:45

作为后疫情时代中国最大规模的主场外交,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日前在北京举行,几乎所有非洲重量级国家领袖都现身中国首都,并得到与中国主席习近平双边会谈的最高礼遇。非洲作为全球南方国家的集中地,中国此次将中非关系整体定位,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战略层面。

8月29日,习近平也会见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强调中国致力于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目标没有变,并表示希望美国能视彼此的发展为机遇而不是挑战。接下来,作为西方第一世界的标志性国家,西班牙首相与挪威首相也前后脚访华。自中国决策层在北戴河休假之后,迎来此波密集的主场外交行动,作为第三方慧眼,我们应该如何解读?

2013年,习近平首次提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从此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外交政策指导思想之一。但必须理性地指出,10年之后,外部世界特别是西方国家阅读“中国故事”这本书,仍然处于“看得懂文字,却对内涵一知半解”的事倍功半。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国特色的叙述语境,并不兼容于西方国家的理解舒适圈。

改革、开放,作为中国政府的两面旗帜,开放这一国策其实包含“走出去,请进来”两个方面。但开放的前提是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始终不可动摇。讲好中国故事同时肩负外宣及内宣的双重任务,也就难以在民族精神与国际观感两者之间鱼与熊掌兼得,大陆政府决策层也因此开启开放战略微调。

3月27日,大陆政府中央联络部部长刘建超在新加坡访问时,第一次提出对于中国特色的政治体系、语言与制度,“不妨其他国家也把自己放到中国的语境中去学,这样有助于了解,有助于增强对中国的信心”。中国的走出去,体现在中国不排斥外国的先进事物、不拒绝向他人学习;而中国的请进来,则体现在中国愿意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打开国门,欢迎其他国家主动接触与理解中国,合作共赢。

7月27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会唔时,就强调理解的重要性,希望美方能够从大陆政府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议,读懂中国的现在与未来。7月29日,习近平在会见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时指出,希望意大利及西方国家理解和支持中国的发展理念,坚持开放合作、共赢发展。

今年,中国与新加坡实现互相开放入境免签,中国甚至主动向德国、法国、意大利等12个富裕国家单方面开放入境免签;中国政府各级部门也出台各项外国人入境中国的便利措施,如非现金支付,解除外国人使用境外社交媒体的限制等等。“请进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根据中国移民管理局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外国人入境人数达到2922万人次,同比增长近153%。

走进中国,站在中国的角度去理解中国,并受益于庞大而具潜力的中国市场,将成为世界各国在当前大变局时代的一门必修课。新加坡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地,在第四代领导层所延续的“多交友、不树敌”外交战略下,将有信心成为读懂中国、理解中国并合作共赢的典范国家之一。

2023年12月时任副总理的黄循财访华时,就郑重向世界表示:永远不要押注中国衰落。截至2023年3月底,新加坡累计在华实际投资1348亿3000万美元(约1760亿新元),成为中国累计最大外资来源国。新加坡企业更是深度参与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例如:对于中国政府大力鼓励的境外合格机构,在中国境内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熊猫债劵”,大华银行、凯德投资等新加坡机构都已经成功发行,并得到投资者的踊跃超额认购。作为新加坡蓝筹股之一的丰益国际,其中国臂膀益海嘉里金龙鱼集团,自上世纪80年代就深耕中国,发展至今,食用油业务以近40%的市场占有率稳居中国第一。

当各国都能参与进来,共同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必将成为世界和平、繁荣与发展的压舱石。

作者是亚太区域企业集团总裁

浏览热度: °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4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