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占绍香:语言的力量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4-07-24 09:10

一个工作日的上班高峰时间,地铁上水泄不通。一位看起来年纪挺大的老人,拄着拐杖随人流进入车厢,一看是老人家,站着的乘客都自觉靠边站,想让这位老人顺利进来,找一个位子或至少有一个相对舒服的空间给他站。老人家顺着大家让开的缝隙,走到靠近优先座位的前面,一位年轻姑娘坐在那里,埋头看手机。老人家就说:“阿妹,能把位子让给Uncle坐一下吗?谢谢啊!”年轻姑娘抬头看到拄着拐杖的老人,二话没说就站起来让位,老人家一边坐下一边还对她重复说道:“谢谢阿妹。”

看到这一幕,我想起前不久前看到的一个视频片段。在北京地铁,一位身体硬朗的老者也是拄着拐杖,对着座位上的一位年轻女子咆哮:“你为什么不让位给我,年轻人不应该给老人让座位吗?”之后还发展到老人用手去捂年轻女子的嘴巴,和一系列不雅观不合适的肢体冲突。从视频中可以看出年轻女子也是被激怒了,她气愤地对着老者喊道:“给别人让座可以,你,我不让!”

两个几乎一模一样的请人让座场景,结果却完全不一样。我想,这当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应该是请年轻人让座的老者说话的语言、态度和语气不同,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请人让座,如果是有商有量,让了说一句感谢,不让也不去道德绑架他人,我想在一般情况下,坐着的乘客会友好地让出座位。正常情况甚至不须老年人提醒,年轻人都会主动让位的。

北京地铁的大爷,从他后面的言行中推断,也许一开始就是以命令的方式与人沟通,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他人,最后引发一场偏向女孩、声讨大爷的舆论漩涡。由此可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它不仅是传递信息的载体,更是足以影响人们情感、态度和行为的强大力量。语言的使用方式和技巧,往往能在无形中改变一个事件的走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塑造社会文化。

用词和表达方式直接影响到信息的接收效果。温和、尊重的表达方式,通常能赢得听者的好感和理解;咄咄逼人、指责的语气,则容易引起反感和抵触。这种现象反映了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和策略性。

语言是神奇的,同样意思,不同的人以不同语句、不同语气语调表达出来,结果不同。这也提醒我们,平时不管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与人沟通都留意一下自己的用语,注意沟通态度。沟通不外是为了传递信息、解决问题、传达情感,或是建立关系。所有沟通都是想有一个积极正面的结果,没有谁的沟通一开始就是为了引起争端争吵而进行的。因此,沟通时站在他人角度,考虑一下别人感受,注意用语,非常必要。因为语言的力量超出我们的想象。

在职场中,语言的力量尤为明显。沟通的有效性和策略性直接关系到工作效率和团队合作。高效的沟通不仅能快速传递信息、解决问题,还能激励团队成员、增强凝聚力。例如,在团队沟通中,领导者使用积极正面的语言,可以激发团队成员的创造力和积极性;消极、批评、盛气凌人的语言,则可能打击士气,影响团队工作热情。

语言不仅是交流工具,更是沟通力量的体现。我们应当意识到语言的影响力,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用语,不要出言不逊,张口就给人带来“不舒服感”。

作者是公司财务人员

浏览热度: °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4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