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吴俊刚:联合王国的黄昏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4-07-10 09:10
吴俊刚:联合王国的黄昏

曾经的日不落国固然早已日落,现存的联合王国看来也日薄西山了。人们厌恶保守党,希求改变现状,工党党魁斯塔默随顺时潮,倡言改变,也果真迎来了改变时机。但他能变出什么戏法还有待观察。

英国7月大选尘埃落定,执政党保守党创下190年来输得最惨的纪录,媒体喻为历史性大败。在野的工党则是赢得约64%的国会议席,可以单独执政。但仔细看,工党的总得票率其实只有约34%,也就是说,它实际上只获得约三分一选民的支持。

因此有人分析,大选结果与其说是工党大胜,不如说是保守党大量流失选票,显示许多原来的支持者如今都已心灰意冷,并欲去之而后快。保守党确实流失了大半选票,它们分散到其他各党,除了工党,有一大部分其实是流向右翼政党,这使得英国改革党(Reform UK, 原名脱欧党)成为得票率排名第三的政党,得票率为14%,虽然它仅赢得五个议席。得票率第四(12%)的第三大党自由民主党则获得72席,比上届大选大增64席。

得票率和所得议席不成比率,和英国实行的简单多数制(First Past the Post)有关。这个制度的特点是:在每个选区里,得票最多的候选人当选或通吃,不管其他竞选的候选人有几位,得票有多少。在这次选举中,就有十几名候选人其实只比对手多得百来张票。

这个制度对执政党是有利的。在国会里占据六成席位,执政党有更大优势应付反对党的纠缠和掣肘,有利于通过法案和施政。工党这回赢得的席位也遍布联合王国四个部分(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及北爱尔兰),因此,也可说更有代表性。原本独树一帜,甚至一度要举行独立公投的苏格兰民族党这回也输大了,从原来的39席跌剩九席。

保守党14年执政一事无成

选举结果说明,大多数英国选民是铁了心要把保守党赶下台。在他们看来,英国当前面对诸多问题,保守党难辞其咎。相较2019年大选,保守党这回仅获121席,大输252席,得票率只为24%。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分析把保守党大败归纳为三大因素:右翼、动荡和生活成本。根据这个框架来分析英国病的种种病征,应该是虽不中也不远吧。但病根也许还在保守党素质的腐化。

所谓右翼的因素,指的是目前在欧洲各地显得汹涌澎湃的右翼浪潮。但也有分析认为,右翼浪潮兴起只是欧洲政治病的症状。也可以说是后两个原因所引发的现象。回顾过去14年保守党执政记录,政治动荡实不足以概括,除了动荡,也一事无成,对选民的许诺基本落空。英国政治陷入所谓的表演政治(performance politics),政治像演戏,不管多逼真,都只是表演而已。

从2010年保守党击败工党重新执政算起接连换了五个首相:卡梅伦、特蕾莎梅、约翰逊、特拉斯和苏纳克,其中特拉斯还成了史上最“短命”的首相,在任仅49天,有人讥讽她的保鲜期比超市架上的生菜还短。接连五个首相,可谓一蟹不如一蟹。因此,出现了“英国已经搞砸”(Britain is Broken)的表述。改革党党魁法拉奇就是这么说的。

这14年来最关键性的转变,应该就是脱欧公投。卡梅伦为此不仅赌掉自己的政治生命,也使英国很快陷入一个本不该有的困境。2016年披头散发的约翰逊当选,和美国特朗普进入白宫遥相呼应。约翰逊声言要结束英国的没落,重现黄金时代,但这只是个口号。他的“宏愿”建立在一个不实际的想法上,以为脱欧、弃中(国)、亲美就可以创造一个春天。事实刚好相反。

许多投票赞成脱欧的英国人现在都不愿再谈脱欧,他们知道自己被政客给骗了。约翰逊等人所喊出的“收回主权”是一句充满诱惑力的竞选口号,因为许多英国人都误以为英国的问题是欧盟所造成的,以为加入欧盟使英国失去了许多自主权。因此,如能拿回自主权,一切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脱欧后损失巨大

事实上,脱欧和失去欧洲市场的负面影响,远远超出许多人想象。今年初,工党籍的伦敦市长萨迪克·汗引述经济咨询公司Cambridge Econometrics所作的一项调查研究说,英国脱欧迄今为止给经济带来的损失,估计达到1400亿英镑(约2418亿新元),经济产出也比脱欧前缩小6%。伦敦市本身的经济在脱欧以后萎缩了300亿英镑,一般英国人的收入也减少了。

报告估算,脱欧后损失了180万个工作职位,单单伦敦的工作职位就少了30万个。如果再往前看,情况更加悲观。到2035年,英国的脱欧损失估计会达到3110亿英镑,不论产出、投资、就业、出口还是进口,都会远比留在欧盟来得低。

脱欧后紧随美国起舞并没有给英国带来任何好处。失去欧洲的广大市场之余,也搞坏与中国的关系。与此同时又连遭冠病疫情和俄乌战争等波及,导致生活费高涨,生活水平不断下降,民怨沸腾。本来就已不胜负荷,左支右绌的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面临崩溃,连护士也走上街头示威,要求加薪30%。

保守党连续出了五位治国无方的首相,在政治上不能正视英国内部问题,也拿不出治理方案,因此只能一味跟随美国找替罪羔羊,包括怪罪于移民涌入、欧盟控制、中国竞争等等。这应是英国近年来整体日趋衰败的根源。有曾经在上世纪60年代被派到英国留学的朋友说,那个时候,共和联邦学生也能享有免费医疗和大学教育,可见英帝国从殖民地搜刮聚敛的财富有多大。如此挥霍几代人之后走向衰败,似乎也是很自然的事。

往事如烟,曾经的日不落国固然早已日落,现存的联合王国看来也日薄西山了。人们厌恶保守党,希求改变现状,工党党魁斯塔默随顺时潮,倡言改变,也果真迎来了改变时机。但他能变出什么戏法还有待观察,时至今日,我们其实还没看到他的具体方案。约翰逊等人也曾许下各种美好诺言,脱欧后的英国甚至还曾梦想成为“泰晤士河畔的新加坡”,但终归都化为泡影。喊出美丽动人的政治口号和纸上谈兵都很容易,要修复被长时间搞砸了的国家,谈何容易!

作者是前新闻工作者、前国会议员

浏览热度: °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4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