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韩和元:发展新质生产力还须尊重创造性破坏机制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4-03-25 07:45

近期,“新质生产力”一词在中国受到热捧,被视为是拉动中国经济的战略突破口之一。这是今年中国两会的关键词,作为两会重头戏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那么,何谓“新质生产力”?官媒《经济日报》早在1月11日就刊发一篇题为“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解读文。文章指出,新质生产力是相对于传统生产力而言的,是指大量运用大数据、人工智慧、网络、云计算等新技术与高素质劳动者、现代金融、数据讯息等要素紧密结合而催生的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简而言之就是,中国政府想通过创新、通过高科技和技术革命的突破来催生生产力。在新冷战的地缘政治格局下,以此内生出自我持续的经济增长。

有关创新、内生出自我持续的经济增长话题,又仿佛绕不开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和他的创造性破坏理论。他最早是于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提出这一理论。

在这本宏著的开篇,熊彼特首先描述了标准的新古典经济学。他将这个假想的经济体称为“循环流转”,这是一个没有技术进步、没有要素禀赋积累、没有人们偏好变化的完全竞争市场。在这个由价格机制协调的经济系统里,资源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配置,不同个人和企业的比较优势能得到充分发挥。生产要素和商品在这个系统内部,通过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循环,但也一直停留在一个稳定的均衡状态:既没有经济结构的变化,也没有经济总量的增长。

如果斯密看到了,也会觉得非常吊诡:一个私有产权和价格机制运作良好的市场经济,竟然没有内生出自我持续的经济增长。这怎么可能?熊彼特也是这么看的。他说,这个循环流转模型是完全脱离现代经济实践的。在熊彼特看来,鲜活的现代经济的关键特征,就是不断向前“发展”。

发展的本质则是创新,也就是持续不断的“创造性破坏”,经济创新过程是改变经济结构的“创造性破坏过程”。在他看来,这个过程中,有价值的竞争不是价格竞争,而是新商品、新技术、新供应来源、新组合形式的竞争,也就是占有成本上或质量上决定性优势的竞争,这种竞争打击的不是现有企业的利润边际和产量,而是它们的基础和生命。在熊彼特看来,“创造性破坏”是市场经济的本质。每一次大规模的创新,都意味着对旧技术和生产体系的淘汰,当然也意味着新的生产体系建立。创新就是不断从内部革新经济结构,即不断破坏旧的,创造新的结构。

正是基于此,在他看来,对经济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重要问题,是研究市场经济如何创造并进而破坏经济结构。要想实现创造性破坏机制,首先就得尊重企业家,这无疑是关键举措。因为企业家就是“经济发展的带头人”,也是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的创新者。熊彼特将企业家视为创新的主体,作用在于创造性地破坏市场均衡。他认为,动态失衡是健康经济的“常态”,企业家正是这一创新过程的组织者和始作俑者。通过创造性地打破市场均衡,才会出现企业家获取超额利润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也是“创造性破坏”机制的天敌。熊彼特正是基于创造性破坏理论而得出他的经济周期理论:当景气循环到谷底时,也是某些企业家不得不考虑退出市场或是另一些企业家必须要“创新”以求生存的时候。只要将多余的竞争者筛除或有一些成功的“创新”产生,便会使景气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但当某一产业又重新有利可图时,它又会吸引新竞争者投入,然后又是一次利润递减过程,回到之前的状态……每一次的萧条都蕴含着一次技术革新的可能,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陈述为:技术革新的结果,便是可预期的下一次萧条。

遗憾的是,在现实中,每当经济出现波动,在凯恩斯理论指导下,政府往往只顾眼前利益,便开始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刺激,而不是顺势杀死僵尸企业,出清债务,以此来激活创造性破坏机制,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结果是支撑了原有的产业模式。

作者是中国财经专栏作家

浏览热度: °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4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