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陈胜文:实事求是看储备金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4-03-05 07:45
陈胜文:实事求是看储备金

关于储备金的讨论,要先确立两个原则。首先,保守的财务纪律是必须的,寅吃卯粮不应该。其次,必须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只是空谈“债留子孙”等高大上原则。

先辈秉承量入为出的原则,经过多年积累,建立了相对丰厚的储备金,让我们在面对2008年金融危机以及2020年冠病疫情时,能够做到“手里有粮,心中不慌”。我们不是美国,不可以通过无限制印钞来提供资金,否则新元会大幅贬值,面对阿根廷及津巴布韦式的三位数通货膨胀,到时将后悔莫及。所以,保守的财务纪律对完全没有天然资源的小国寡民,是不可妥协的硬道理。

但是,何谓保守?是相对保守还是绝对保守,又或是中间地带?这就是实事求是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了。

首先,储备金是否多多益善?乍看之下是必然的,没有人会嫌钱多。但是,应该关注的是储备金的增长来源:投资回报、土地销售收入、财政盈余。假如储备金主要来自投资回报,自然多多益善。但是,如果主要增长来源是土地销售收入,又或是财政盈余,答案就不是那么明显了。

土地价格上涨,可说是推动国内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所以如果储备金增长来源主要是土地销售收入,其实有利有弊。至于拥有大量财政盈余,是政府理财有方,但从另一角度来看,那说明税收太高、开支太少。因此,储备金的主要增长如果来自财政盈余,同样有利有弊。就回归保守财务纪律的硬道理来看,新加坡是不应基于财政赤字来运作的。因此,小幅盈余应该是最优解。

其次,储备金是否已经太多?政府从不公布具体数额,但我们可以通过公开信息来探讨。在疫情暴发的2020年,对应的是2021财年,国家储备净投资回报贡献(NIRC)是195亿元。NIRC是储备金投资回报的50%,换句话说,储备金投资回报在2021财年是390亿元。前总统哈莉玛在去年9月接受亚洲电视台专访时透露,政府在疫情期间动用的储备金是大约400亿元。面对新加坡建国以来最大危机,政府“仅仅”动用了储备金一年的投资回报,甚至连本金都无须动用。无论以什么标准来衡量,我们政府的财力是非常强大的。这是身为新加坡人的骄傲,也是值得珍惜的福分。

第三,关于土地销售收入是否应该直接进入储备金(直接入库),或是算进财政预算以用做日常开销?可以看看中国许多地方政府由于依赖土地财政,以致在房地产市场低迷时,直接影响到政府日常收入和运作。我们不得不佩服先辈从保守的财务纪律出发,决定将土地销售收入直接入库,而不用在日常开销。这也避免了土地销售收入的常年波动所带来的不可预测性。

然而,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直接入库的负面结果,就是预算收入减少。随着人口老龄化需要更大的医疗开支,以及为应对海平面上升所需的基础设施投资等,政府不得不调高消费税。因此,特别是填海地段的土地销售收入,是否应该全额入库,是值得探讨的。这是因为填海地段本来并不存在,须要通过挤占财政预算的资源来进行前期投资,可是当工程完毕产生土地销售收入后,却得全额入库。我建议,填海地段的土地销售收入,应该在扣除投资费用后,再直接入库。

拥有强大的储备金是确保长治久安的定海神针,保守的财务纪律则是硬道理。在这基础上,如果可以稍做平衡,也许能获得更多国人的理解与支持。毕竟,再好的补药,也不可以过量服用。

作者是退休基金经理

浏览热度: °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4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