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李晓林:保持新加坡华族特色任重道远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4-02-29 07:45
李晓林:保持新加坡华族特色任重道远

新加坡在硬件、软件方面的优势如同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拼图,拼凑到一起就是花园城市、优雅社会的巨幅画卷。华族特色是其中一片拼图。这片拼图是经过时光打磨而愈发光彩照人、熠熠生辉,还是在岁月侵蚀中逐渐变得黯淡无光、残缺不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代又一代华人,如何继承和发扬华族传统文化。

拜读了吴俊刚先生1月24日专栏文章《讲什么话才是新加坡人?》以及1月29日汪惠迪先生的文章《童言无忌,发人深省》,两位就新加坡华人的身份认同、多语社会的国际优势、新加坡母语教育面临的困境等方面各抒己见,忧国忧民之心,笔者敬佩之余也深有感触。

新加坡具有丰富的双语学习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20多年前,有一半以上的华族家庭主要说华语。在讲华语运动推行40多年后,71%的华族家庭,家庭用语已经悄无声息地变成英语。自从华校退出新加坡的历史舞台以后,接受英语教育的国人也陆陆续续成为父母。虽然他们在心里认为华语很重要,但在辅导或者督促孩子学好华文时,却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就在许多人犹豫不决,是否要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学好华语时,外面的世界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些年来,国际中文教育在全球蓬勃发展。2023年12月是国际中文教育异彩纷呈的高光阶段,除了世界中文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以外,暨南大学、华侨大学、北京华文学院等多所专业学府,都举办了“华文教育·华文教师”研习班。另外还有人数众多的海外华裔青少年,赴中国参加各种各样的寻根之旅、游学团活动,来自世界各地的华文教师和华裔学生,趁着假期为自己充电、赋能。

这些活动在世界各地遭遇低温暴雪的这个冬天,汇合起一股激情澎湃的华教暖流。全球学习中文的人数持续增加,中文学校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加上灵活多变的线上课程,让学中文这件事变得越来越便利、高效。

新加坡双语教育的痛点与亮点

教育部一直坚持不懈地推动华语教育,不断优化的课程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精心编撰的各类教材,为学习者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但学生对母语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学习积极性,却与此不成正比。

讲华语运动是建国总理李光耀在1979年发起的,目的是要鼓励新加坡华人多讲华语,少说方言。随着讲方言的人越来越少,华语在新加坡并没有迎来稳固的社会地位,越来越强势的英语,把日渐式微的母语一步一步逼到墙角。让人惊讶的是,在讲华语运动现场,主持人和嘉宾用英语发言,其中原因居然是,为了让台下年轻的家长便于理解并参与互动。母语地位每况愈下,成了双语教育中的痛点。

为了解决这一痛点,很多家长都积极行动起来。对学前儿童及小学生来说,家庭氛围及家长对华文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的学习态度,进而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华文成绩。比如,一些早期华校毕业的本地祖父母,主动承担给孙辈辅导华文的责任,给孩子营造良好的使用华语的家庭环境。另外,来自中国的移民家庭,孩子在小学阶段大多都能取得满意的成绩。这些家庭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经常说华语、阅读华文书籍、观看华文电影及其他华文节目,以及参加华语相关的活动。

年底是新加坡人出国的旺季,一些用心良苦的父母,精心设计在中国度假的出行路线,专门带孩子去中国旅行、探亲访友,不折不扣地践行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育儿准则。很多父母都由衷地感叹,孩子在旅途中不知不觉就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也激发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虽说去北欧追极光、去澳大利亚自驾游、去地中海坐游轮等行程,都有各自精彩之处,相比之下,旅途中各类中华传统文化的全方位滋养与沉浸式体验,在学习华语方面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远远不止一星半点。父母的选择与态度,决定着孩子眼前的成绩甚至未来的方向。

世界各地有不少知名人士移居新加坡,双语教育就是颇具吸引力的一大亮点。有远见卓识的父母为子女考虑得很周全,金融大亨罗杰斯为了让两个女儿学好华语而移居新加坡;为同样目的定居新加坡的还有国际功夫巨星李连杰,及其他国家的商业巨头。

掌握双语的重要性不容置疑,无须赘言。新加坡多数行业最基本的招聘要求就是能使用双语,无论是政府部门、连锁超市、跨国公司、餐厅酒店还是组屋楼下的杂货店,几乎都是双语或多语使用者站在第一线。从大范围来看,学好双语或多语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能左右逢源,抢占先机。

今日繁荣来之不易

俗话说: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却似水推沙。新加坡早期华人移民来自中国沿海地区,漂洋过海,历尽千辛万苦,做苦力谋生的过程中,把家乡的传统文化也一并带到这个南洋小岛,如针尖挑土一般才积攒起这些宝贵的华族文化遗产。自1819年开埠以来,经历重重艰难险阻才形成现代新加坡的雏形。殖民时代华人要学英语,日治时期,华人被迫学日语,华人先辈拼了命才保留下来的母语及文化,却在最近几十年里日渐式微,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值得庆幸的是,华族特色依然是新加坡的闪亮名片。一些典型华族家庭仍然保持良好的传统习惯,比如在过年过节期间,手工制作年糕、粽子、水饺、月饼等传统美食。过年期间的团圆饭,从年前到年后延续一个多月,发红包、捞鱼生的吉祥话、欢呼声此起彼伏,余音绕梁。手工制作、炭火烤制的肉干、蛋卷等,也成为传统老店招揽顾客的卖点之一。

在尊崇孝道的华人家庭里,已经工作的子女,每个月从自己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交给父母作为家用。建屋发展局也鼓励父母和子女就近居住,在某方面提供更灵活的组屋选择机会,便于他们必要时互相照应。平时就接踵摩肩、人潮汹涌的寺庙,每逢初一和十五,更是挤满了上香、许愿、求签的善男信女,大大小小的素食餐厅也排起了长队。一些虔诚的信徒,把千里迢迢从寺庙里求来的匾额、横幅挂在自家大门上方。除此以外,就连一些巴刹、食阁都设有大大小小的神台,附近的小贩和来往的顾客随时都可以焚香、祈福。整个农历七月,从早到晚,每天都有人在楼下焚香烧纸、祭拜祖先;七月歌台早已成为新加坡颇有特色的一道风景线。

新加坡是一个自然资源极为匮乏的岛国,建国50多年来艰苦奋斗,才发展成如今的全球新兴发达经济体和中心城市之一,同时也为国民提供优良和美好的生活品质、工作环境,而且宗教自由、种族平等。新加坡在城市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成了许多国家和城市争相学习的对象,名副其实的花园城市,给许多到访的游人留下美好印象。在这其中,更重要的加分项是新加坡人热情善良、积极进取、不畏艰辛的人生态度,其中就包含着华族传统特色的精神内核。

怎样把握住未来大方向

新加坡在硬件、软件方面的优势如同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拼图图片,拼凑到一起就是花园城市、优雅社会的巨幅画卷。华族特色是其中一片拼图。这片拼图是经过时光打磨而愈发光彩照人、熠熠生辉,还是在岁月侵蚀中逐渐变得黯淡无光、残缺不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代又一代华人,如何继承和发扬华族传统文化,并不断强化我们的华族身份,进而保持新加坡多语社会的优势。

香蕉人最初指出生在美国的华裔,看外表虽是华人,却不懂中文,说一口地道的美式英语,思维方式、价值观也完全美国化。这个称呼多少带有一些讽刺、贬义的意味,一些不谙中文的海外华人也会以此自嘲。移民后代在融入当地的过程中,付出的代价就是慢慢失去自己的语言及文化,在精神上就像无根浮萍。

202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新加坡华人占74%左右。没有华人会心甘情愿让自己或后代成为没有归属感的香蕉人,我们能为母语学习与华族文化的传承做些什么呢?两位宝刀未老的前辈尚在披荆斩棘,为社会的发展而出谋划策,吾辈岂能等闲视之?

作者是华文教师

浏览热度: °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4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