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韩和元:老龄化使未来中国资本市场难乐观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4-02-22 07:45
韩和元:老龄化使未来中国资本市场难乐观

个人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后市并不乐观,原因在于,目前的中国证券市场既有积重难返的老问题,也有新近凸显的新问题。老问题表现在,改革始终无法突破“治标不治本”的制度性困境。新问题则是,目前的中国,人口红利已经吃尽。

2024年的中国A股市场以惨淡开局,到临近春节的2月初,走势持续低迷,指标性的上证综指打响2700点保卫战,并在2月5日跌至五年低点,市场情绪也随之跌到冰点。相关数据显示,自2021年的高点之后,中国内地及香港股市,已蒸发逾6万亿美元的市值。

为提振信心,中国官方近期动作频频。先是中央汇金投资公司于2月6日宣布,已于近日扩大交易所挂牌基金(ETF)增持范围,表示充分认可当前中国A股市场配置价值,将持续加大增持力度、扩大增持规模,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同日,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坚定支持中央汇金持续加大增持规模和力度,将为其入市操作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和更加畅通的渠道。

证监会同时强调,要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维护市场稳定运行。之前,该会称,要让胆敢违法操纵、恶意做空者“倾家荡产、牢底坐穿”。其后,在业界素有“券商屠夫”之称的吴清,临危受命出任证监会主席,向市场传递加强金融监管、维护市场秩序的信号。受利好消息叠加提振,农历新年后,上证综指、沪深300指数,仍延续了2月6日以来的涨势。

但个人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后市并不乐观,原因在于,目前的中国证券市场既有积重难返的老问题,也有新近凸显的新问题。老问题表现在,改革始终无法突破“治标不治本”的制度性困境。

我们知道,法治环境是任何一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石。遗憾的是,在中国“窗口指导”(编按:指央银行通过劝告和建议来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盛行。此外,如何在市场波动时稳定投资者预期,为市场注入新活力,这些都不是换一个主官,更不是喊个话就能解决的。至于新问题,则表现为人口结构的变化,将对资本市场产生深刻影响。关于这点,我们必须从弗兰科·莫迪利安尼(Franco Modigliani)的生命周期储蓄模型(life-cycle savings pattern)这一理论说起。

生命周期储蓄模型假说,是由美国籍意大利裔经济学家、198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迪利安尼提出的消费、投资理论。他依据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从对个人消费行为的研究提出这一假说。

假说的前提是:首先假定消费者是理性的,能以合理方式使用自己的收入消费;其次,消费者行为的唯一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大化。因此,消费就不是取决于现期收入,而是取决于一生的收入。莫迪利安尼认为,理性的消费者要根据一生收入,来安排自己的消费与储蓄,使一生的收入与消费相等。

他认为,每个家庭都是根据一生的全部预期收入,来安排消费支出,即每个家庭在每一时点上的消费和储蓄决策,都反映该家庭希望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达到消费的理想分布,以实现一生消费效应最大化的企图。因此,各个家庭的消费取决于他们在各生命周期内所获得的总收入和财产。这样,消费和储蓄就取决于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莫迪利安尼将人的一生分为年轻时期、中年时期和老年时期三个阶段。一般而言,在年轻时期,家庭收入低,但因为预期未来收入会增加,因此在该阶段,人们往往会把家庭收入的绝大部分用于消费,有时甚至举债消费,导致消费大于收入。一旦步入中年阶段,家庭收入会增加,但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会降低,收入大于消费。原因是,一方面要偿还青年阶段的负债,另一方面还要把一部分收入储蓄起来用于防老。步入老年阶段,收入会随之下降,消费又会超过收入。因此,在人的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收入和消费的关系,消费和储蓄行为不是不变的。

为此,生命周期储蓄模型理论进一步认为,由于组成社会的各个家庭,处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因此在人口构成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从长期来看,边际消费倾向是稳定的,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存在一种稳定关系。但是,如果社会的人口构成比例发生显著变化,则边际消费倾向也会随之变化,具体表现为:如果社会上年轻人和老年人的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提高;如果中年人比例增大,则储蓄倾向会提高。

这一理论放到资本市场,可得出这样一些结论:人口数最多的那几个世代的人一旦步入中年,必将推动包括股市、楼市在内的资本市场的发展,这一理论也得到实证研究的支持。在美国金融学者格迪普·S·巴克希(Gurdip S.Bakshi)和陈志武于1994年合写的一篇论文里,他们使用1950年至1992年的数据,找到美国20岁以上人口平均年龄与实际标准普尔指数之间,存在着实质联系。

之所以会如此,原因在于那些在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步入中年后,会相互间购买股票、房产、债券等储蓄产品以备养老之用,由此产生对股票、房产和债券等储蓄产品的竞相需求,人数众多导致储蓄产品价格上涨。同时,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对当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也会促进股市繁荣。它的理论基础是,实体经济的发展,意味着企业的高收益水平。反之,当人数最多的那代人步入老年时,包括股票、房产、债券在内的储蓄产品,一定也会随之陷入低迷。

不幸的是,目前的中国,人口红利已经吃尽,人口构成比例正在发生剧烈变化——自1949年到1990年的50年间,中国出现了三个生育高峰:第一个发生于1950年至1957年之间、第二个发生于1962年至1971年之间、第三个发生于1980年至1990年之间。到2022年,人口最多的两个世代,第一个生育高峰期的人,已经步入老年。第二个生育高峰期的人,也正逐步走入老年。按照生命周期储蓄模型理论,可预期的是,伴随中国老龄化深化而来的是,包括中国股市、房地产市场在内的资本市场,将不可避免地承压。

作者是中国经济学者、财经专栏作家

浏览热度: °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4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