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熊浩:美国介入本轮以哈冲突的限度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3-10-16 07:45
熊浩:美国介入本轮以哈冲突的限度

如果美国实质性地介入或者支持以色列无限制地升级对巴勒斯坦的军事行动,中东地区的和解成果将会付之东流,混乱升级的中东会再次使美国陷入其中,这显然违背了过去一段时间以来的美国战略部署。

当地时间10月7日凌晨,哈马斯武装对以色列发动袭击后,美国给予以色列最迅速的支持,不仅是在国际道义上对以色列表示支持,而且还为对以色列提供必要的武器做出承诺。尽管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柯比在9日说,美国无意向以色列派遣军队,但会尽可能满足以色列方面提出的要求,美国国防部长早前宣称将在地中海部署航母打击群。美国总统拜登说,美国将向以色列提供包括弹药和拦截器在内的军事援助,以补充以色列的铁穹防御系统。当地时间10月10日晚,以色列军方宣布,一架载有美国武器的飞机降落以色列。

作为美国在中东的最核心盟友,以色列对美国中东战略的实施发挥着重要作用。保障以色列的安全、中东能源稳定、遏制其他大国如上世纪的苏联,以及现在的俄罗斯在中东地区扩张影响力、防止中东及周边地区出现新的霸权挑战者,如一个拥有核武器的伊朗等,都是过去一段时期以来,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主攻方向。上述战略的实施,既有赖于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所支撑,也是由其所构建的全球盟友体系所推动,而以色列正是美国实施中东战略的关键一环。美国在本轮以哈冲突中的态度,也印证了这一点。

但是,随着奥巴马时期所推出的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完成,并在特朗普时期升级为印太战略,美国战略重心逐渐移向东亚,中东地区的战略重要程度随之下降。在行动上,特朗普和拜登都在实施从中东地区和中亚地区的撤军行动,可以说,当前拜登政府的中东战略,是不希望实质性地介入到一个再次升级的中东乱局中。多层次原因导致了这一战略需求。

自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以来,美国已经为乌克兰及欧洲盟友对抗俄罗斯的行动,提供了武器和资金上的支持,而上述对抗已经持续了一年多,美国国内对于是否继续为乌克兰提供援助,逐渐产生消极态度,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今年9月的美国之行遇冷,反映了这一时期美国政坛及美国社会对于乌克兰问题的分裂。尽管以色列相比于乌克兰,在美国的战略体系中更为重要,但在美国社会已对一场持续一年多,并且还不知道何时结束的战争的支持产生消极态度之际,能否形成一个新的共识,以支持美国政府深度介入以哈冲突,将会是一个问题。在新一届美国大选逐渐拉开序幕的背景下,这一问题就成为共和、民主两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变数。支持以色列到何种程度、是否支持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和其他巴勒斯坦地区发动无限制的攻击,会是非常棘手的问题。

在地区层面,伴随着美国重新调整在该地区力量部署的过程,在过去一段时间,中东地区的和解进程加速,包括沙特阿拉伯与伊朗恢复外交关系、巴林与卡塔尔恢复外交关系、叙利亚外长12年来首访沙特的促成等。在当前背景下,如果美国实质性地介入或者支持以色列无限制地升级对巴勒斯坦的军事行动,中东地区的和解成果将会付之东流,混乱升级的中东会再次使美国陷入其中,这显然违背了过去一段时间以来的美国战略部署,包括稳定美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重新将伊朗纳入到伊核协议框架,并阻止其获得核武器关键技术等等。

对于以色列内部来说,哈马斯发动本次袭击的一个背景,是以色列内部政治的分裂加剧,尽管在受到攻击以后,以色列内部反对派与总理内坦亚胡达成和解,但后期行动的走向仍不明朗。一个不确定性增大的以色列,将使得美国考虑控制对其提供的援助相关选项。从目前来看,拜登政府所强调的是,为以色列提供防御性武器,即铁穹系统的弹药补充,所以未来是否向以色列提供进攻性武器,特别是进行大规模地面战斗所需的武器,将会是一个重要问题。

国际舆论在本轮以哈冲突产生了一些新变化。在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袭击后,世界舆论多谴责哈马斯所发动的袭击,以及以色列在反击过程中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但是像英国广播公司(BBC)这样的媒体,仍没有将哈马斯称作“恐怖分子”。有很大一部分人将哈马斯的袭击与巴勒斯坦人争取民族自由议题进行了分离,而后一个议题受到国际的广泛关注,许多国家发生支持以色列和支持巴勒斯坦游行集会的对峙。所以,一旦以色列将打击范围扩大,或者在打击哈马斯的过程中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将会受到大量的国际舆论谴责;同时,巴勒斯坦问题使逐渐降温的中东地区再次升温,让绝望和焦虑的巴勒斯坦人民再一次受到世界关注。

因此,对美国而言,在多大程度上支持以色列会是一个考验,而美国会以怎样的方式与地区各国和其他大国互动,同时又避免再次陷入中东乱局,是拜登政府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特别是在美国即将进行新一届大选、共和与民主两党政治分裂愈发极化的背景下。

作者是成都世通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3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