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王彼得:AI记者来了,新闻还能看吗?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3-07-08 07:45

上个月在这个专栏,我论述了新闻事业的存续,最少要有两个前提:一、人们还有读新闻的意愿;二、媒体能维护好公信力。但对于新闻工作者,就个人层面,还有一个终极考验:即各类人工智能(AI)大神来势汹汹,会不会有一天,把有呼吸有体温、有七情六欲还有各种不完美的人类记者、编辑、主播……全都替代掉?

其实各行各业,都得直面这个大问号。因为我们说的,已不是纯聊天,而是真正进化了的任务型AI,包括机器人医生、律师、心理辅导、程序员、证券分析师、画家、作曲家……据说在中国,已有AI总裁在打理企业了,只是不知厉不厉害、霸不霸道。

牛津大学曾发表过一份广被摘引的研究报告,说AI革命将在25年内,导致多达47%的工作流失。这个警告是2013年提出的。之后的第三年,阿尔法狗击败人类围棋冠军李世石,然后匆匆又七年,今天的AI,应该比阿尔法狗强上好几倍吧,牛津教授们预设的“25年大限”,不知是否会提前到来;还有那个47%流失率,是否已变成“最佳情景”。又或者这头灰犀牛,正加速奔袭而来,且破坏性还特别惨烈。更细思极恐的,是几乎看不到有任何国家,提出任何的应对备案,倒是在AI赛道上,研发者们都在争分夺秒,猛踩油门,少数理性的“暂缓”呼声,基本都被当耳边风。

面对AI期待又怕受伤害

这一年多来,传媒领域凡有大小会议召开,总会把AI设定为主题或主题之一。大家都想了解如何利用它,以及更重要的:如何不被它反噬。后者看来不是远虑,是近忧了。

月前在电邮里,就读到世界报业和新闻出版协会(WAN-IFRA)的报告,说有一半(49%)的媒体机构已在采用生成式AI工具,而且不只限于后端运营,在新闻室前线,记者们正试着让它帮忙找资料、摘要点、翻译、润饰字句、提供打题灵感,有的甚至直接就生成内容。我不知道调研对象包不包括我的雇主,但如果我有同事已经这么做了,我不会惊讶。大家“下笔如有神”,产品得到提升,终究是好事,不是吗?

只是报告也说,同行们除了质疑其准确性、顾虑抄袭和版权之类的问题外,有近四成担心饭碗会被抢走。显然对于AI,大家期待又怕受伤害,心态相当复杂。

根据过往经验,科技发明总是为人所用,工业革命以来大体如此。记得上世纪我入行时,电脑化刚起步,大家在键盘上打字,稿纸和笔很快就废了。接着进入智能手机年代,连键盘和桌子都不需要了,到处都能写稿,甚至不用写,对着手机念就有字出来。

又如,从前写新闻,总得先到资料室翻剪报,因为人脑内存有限,不可能记得所有事件和课题的来龙去脉。但千禧年前后,谷歌问世,资料信手拈来,这个步骤从此省略。说真的,我都忘了已有多少年,没踏进报馆的资料中心了。

科技改变的只是工作方式,并且起到赋能的作用,让人们能力变得更强,效率更高和产出更多。记者被科技碾压然后取代?这在过去简直匪夷所思。像好几年前,听闻“一键式”智能排版软件要来了,于是设想编辑们怎么办。但机器打不了题啊。所以我们内部常说,会打题很重要,练到家了,就谁也搬不走你的乳酪。我大学修了四年翻译,算是半个科班出身。这些年,翻译机器推陈出新,确实是好帮手,但它们再厉害,也还得有人最后把关,因为机器审不了机器,而且它处理不了风格,以及文化上存乎一心的微差(nuances)。起码,我一直是这样认为的。

美术员同事忐忑不安 说要去学电工或修马桶了

可是这一切,也许,真的是过去式了。我让ChatGPT用琼瑶式的文笔,改写鲁迅的《狂人日记》章节,发现根本难不倒它,当然打多少分就看你要求有多高。我也尝试喂给它我们过去的社论,让他打题,有时是啰嗦了点,但只要给几道“请精简”的指令,或限定字数,任务就轻易完成。有几次和原题,还几乎一模一样。

我问一位年轻的美术员同事,有在用Midjourney之类的AI绘图工具吗?他说试过,很害怕,感觉在大学选错科系了。我只能安慰说,医生和律师也一样,学什么都躲不过。我们谈了应对办法,但几乎都受到宰制。最后他留下一句:“可能要去学电工或修马桶了。”像是开玩笑又有点认真。

几个月前,乐观派还挺多的,说AI还在学习,你也应该学习,设法搞懂它云云,并认为最终取代你的,不是ChatGPT或它的同类,而是掌握了这些工具,能和它们联手的人。在更早的两年多前,还读到国外报道,说有程序员用了GPT-3后喜出望外,因为大量编写和复查工作,尤其是最沉闷,“最不是人干”的活,都可以由它代劳。快进到今天,我不知这种“多快好省”的幸福感还剩下多少。反正“营业将如常”的论调,提的人已少之又少。

照趋势看,AI不只威胁到工作,还可能颠覆人机的从属,甚至尊卑关系。最近有人在转发这么一句话:“你累死累活赚取那点微薄收入;AI却在写诗、作画,这就是你要的未来吗?”我读了,想笑却又笑不出。还有专家预言,大量AI上岗后,人可以被解放出来,追寻更有意义的生活。但这需要好一些乌托邦式、至今仍虚无缥缈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说者若不是过于理想主义,就是在画大饼,忽悠“广大劳动群众”。

潘朵拉盒子已被打开,用以下的类比不知是否恰当:汽车被制造出来后,马车夫并没有失业,因为他可以改当司机。但要是无人驾驶技术真普及了呢?或者再科幻一点,人类发明了瞬移(teleportation)的黑科技,那别说汽车和司机,是否连飞机、航空公司,以及职业如机师和空服员等,都将成为历史名词?

媒体工作者的命运又如何呢?我能想象的未来场景是:当新闻可以自动生成,媒体机构只须预设好编辑方针、立场、内容侧重、格调、目标群体……然后对AI发出指令,产品就出来了,基本上可以跳过记者和编辑,当然编辑室也是多余的。其实媒体老板也危险,不只因为任何有钱有兴趣的人都可以当老板,以致市场变得拥挤,受众也握有AI工具,可以让AI为他每天或者滚动式生成最重要的十大头条;如果心血来潮,特别关心这个世界,要50条、100条也行。当人们都是新闻的消费者和生产者二合一了,中间哪还需要什么媒体机构?

叫AI做视频教人怎么用AI做视频……

对了,自媒体也有麻烦。现今油管(YouTube)里充斥大量视频,教人如何用ChatGPT生成文案,然后配音、找图像、转视频、加效果等所有视觉工序,也可让各种AI软件包办;不想抛头露脸还可轻易做个分身,“孙燕姿”或什么的随心所欲。最后把成品一个个放到油管或任何自媒体平台,就可以等着收钱。不用烧脑,无需制作团队,至于职业道德,有了还碍事。当AI变得更强大,YouTuber们甚至不必亲自制作,直接发出“喂,帮我做一个短片,教人类怎么用你们这些工具做视频,好了就上传!”的指令就行了。没错,叫AI做视频教人怎么用AI做视频,这句话有点绕,但如果你理解我的意思,应该能体会这里头的荒诞不经。

如此低门槛,任何人躺在沙滩上都能“变”出视频,躺三天变三个,结果必然是整个生态和水平的大倒退。当各种“罐头”货色泥沙俱下时,哪还有观点、创意、独特性可言?长此以往,哪还有人愿意捧场、沉浸其中?

看回传统媒体,生成式AI是什么都懂,妥妥的十项全能,而且是几千几万个记者的功力集于一身。一个真人版记者,肯定干不过它。然而,它还是有个明显罩门,即绕不开是否被信任的问题。

是的,机器没有欺骗的动机,但它生成的内容,说好听是“学习”而来,说难听是天下文章一大抄,只要在现有的新闻、评论以及海量的文本数据中,有一定百分比的人类话术、虚假、偏见、坏心眼,它的“报道”就会有一定百分比的这一切弊病。这层因果,我相信永远存在。

退一万步说吧,真有一天,AI进化了,报道达到了人类从未达到的真善美境界,特别是真实度方面,那又如何?

我是不介意AI帮我找歌播歌、安排行程、做研究、报个税或者提供投资建议什么的,纯聊天打发时间也OK——我家那台入世未深,智商也不怎么高的“小爱同学”音箱,还提议我和它谈“诗和远方”呢。但做一份报纸给我读,而且天天读?呃……

试问,今早如果你拿起《联合早报》,发现封面头条的署名不是某某某,而是z.64685463/mydu(53),跟着每一版、每一条新闻也都是机器人生成的,你会不会觉得,这个世界疯了?

或者翻到这篇评论,作者也不是有呼吸有体温、有七情六欲还有各种不完美的人类记者王彼得,而是机器人编号T.64397/fshuf-86的10秒钟神作,你,还想读吗?

我会轻叹一声,扔进垃圾桶里,从此不再读报。

作者是《联合早报》副总编辑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3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