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龙枭:大国对外战争如何结束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3-06-14 07:45

战争作为代价高昂的激烈政治手段,在《联合国宪章》确立的国际规范中,被严格限制使用。任何不经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授权的对外战争行为,大有可能遭受道义谴责和国际力量制约。因此,世界各国普遍慎重使用武力,不愿轻易发动对外战争。然而,大国综合国力强、政治影响力大,使用军事手段迫使相对者屈服的可能性远远高于普通国家,承受战争代价的能力也远远强于普通国家。因此,大国在重大利益驱动下,具有普通国家难以具有的对外作战动机,表现出不怯于战的大国特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没有再次发生波及全球的世界大战;但美国、苏联(俄罗斯)、中国等大国,不时爆发针对他国的大规模对外战争。这些大国的对外战争大部分已经尘埃落定,成为国际社会昨日之历史。在此基础上,探讨昔日的大国对外战争如何终止,也会对今天预判乌克兰战争具有启发作用。因此,笔者针对二战以后的大国对外战争,梳理总结了以下四种终止模式。

第一,以朝鲜战争为代表的“僵持而止”模式。美国、中国、苏联(空军以不公开形式直接参战)都深度介入朝鲜战争后,交战双方很快进入僵持状态,均无力大幅推进战线。最终,因苏联最高领导人变动,参战大国的最高决策者都没有继续作战的意愿,交战方谈判签署《停战协定》(韩国未签署),在实控线暂时停止战争。2009年,朝鲜宣布退出《停战协定》,但朝鲜战争至今仍然处于事实停止状态。

第二,以越南战争、苏联阿富汗战争、美国阿富汗战争为代表的“抽身而终”模式。美苏两国在对外战争中,深陷战争泥潭,进退两难。旷日持久的战争不断消耗本国国力,影响本国优先等级更高的其他战略。这迫使当事大国忍痛接受难以战胜对手或难以彻底扑灭反抗者的残酷事实。最终,认清形势抽身离场,战争因而结束。

第三,以中越战争为代表的“胜而撤、继而终”模式。中越战争开战仅仅一个月,中国就对外宣布达到惩越目的,撤军回国。战争规模随即降低,转入漫长的边界武装冲突阶段。最终,交战双方通过成都会谈,彻底结束战争。

第四,以波斯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格鲁吉亚战争为典型代表的“得胜而终”模式。美国通过波斯湾战争,迫使伊拉克接受安理会第660号决议;美国通过科索沃战争迫使南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使得科索沃获得实质独立;美国通过伊拉克战争,灭亡萨达姆政权,完成伊拉克政权更迭;俄罗斯通过格鲁吉亚战争,迫使格鲁吉亚实质丧失南奥塞梯、阿布哈兹,短期内无法加入北约。上述战争均在发起大国实现主要战争意图后,立即或随后结束。

如今,俄罗斯与乌克兰均视乌东四州和克里米亚半岛为己之领土,均已表态不能接受丧失领土的和平协议,也没有出现可能被另一方彻底消灭的迹象。不难看出,只要双方立场坚定无有变更,就不可能以“得胜而终”、“胜而撤、继而终”的模式结束战争。俄罗斯作为地跨欧亚两洲的欧洲国家,惯以欧洲事务为主;亚洲方向也没有出现,既有威胁企图,又有强大实力的威胁者,必然将乌克兰战争和北约事务作为最高优先等级的国家要务。因此,俄罗斯不可能因深陷乌克兰战场,影响其他地缘战略而抽身。乌克兰战争也不可能以“抽身而走”的模式结束。

目前,双方战线没有大幅变化,战争初显僵持之势。如果,援助国不愿旷日持久地援助乌克兰。如果,俄罗斯不愿长期消耗国力。不排除俄乌两国受各自因素影响,先谋求前推实控线进入僵持阶段;后在无停战协定的情况下,沿着实控线削减战争规模,将战争过渡到实控线武装冲突,进而过渡到实控线危机管理的新阶段,出现一种脱战待变的新型终止方式。

作者是中国四川科研人员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3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