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评论:香港增加从大陆输入核电 时不我待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3-06-13 08:30

来源:明报

明报社评

香港政府计划增加从大陆输电,盼由目前占供电总量两成半,到2035年增至七成。大陆发电能力与供电稳定性,过去10多年持续提升,共建大湾区,务求互利互补,供电合作大有可为。论环保减排,政府以2050年实现碳中和为目标,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增加向大陆购买零碳电力,有助碳中和;论电费,香港电价比深圳等周边城市高出一截,购买大陆零碳电力,需要先建接收电力系统,但长远有助稳定及平抑本地电价。当然,大湾区其他城市对电力需求同样殷切,特区政府须与大陆官方磋商,探讨各种可行供电合作方案,同时亦要维持本地发电占一定比重,确保电力供应多元。

减排平抑电价看长远

促进大湾区电力合作

全球暖化,各地都有责任尽力减排温室气体,香港当然也不例外。2020年,环境局辖下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发表《长远减碳策略建议报告》(下称减碳报告),提到香港应在2050年或之前,逐步迈向净零碳排放,亦即实现“碳中和”。现在香港的碳排放中,两电发电厂排放占比重最大,达到60%,交通运输则占20%。虽然中电和港灯所用燃料,主要是天然气,但燃煤发电仍占一定比例;就算两电全面改为燃气发电,但天然气始终属于化石燃料,不足以令香港实现碳中和。减碳报告指出,香港若要实现碳中和,必须解决发电厂碳排放问题,其中一个值得推进方向是“区域合作”,即香港从大陆输入更多核能及再生能源。

根据官方减排路线图,本地发电厂最迟须于2035年不再燃煤发电,以达到减碳一半中期目标。这意味,香港同时需要增加2至3倍零碳能源,以满足社会对电力的需求。环境局长谢展寰表示,官方策略是增加大陆零碳供电,包括来自大亚湾核电厂方面的电力,具体计划仍在与大陆商讨,官方计划于将军澳132区兴建接电站,就是为了从大陆接收零碳电力,供应两电。

香港弹丸之地,环境限制太多,发展太阳能、风力发电的潜力有限,要达至碳中和,增加输入大陆核电等再生能源电力,乃是最现实可行选择。从实际操作层面而论,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电与南方电网长期合作,目前南方电网占青山发电厂三成股权,中电亦有投资大亚湾核电站,全港大约两成半电力是来自大陆。过去10多年,大陆可再生能源发展之快,超乎各方想像,时至今日,再生能源电力,已占全国发电量约三成,比重之高位居世界前列,由氢能到核聚变发电研究,都在全速推进。未来一段时间,再生能源在大陆势将更普及,相信有能力补香港之不足。

两电自诩供电可靠度高达99.999%,电力供应网络属世界级,然而过去一年严重事故接二连三,两电服务是否那么“无懈可击”,不少市民心里都有怀疑。曾几何时,大陆常有供电不足情况,然而最近10多年已有明显改善,广东省供电情况,在大陆更稳站前列。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分析,大湾区9市中,珠海、深圳、中山、广州及佛山5市的供电可靠度都表现优异,当中珠海可靠度更达到99.99%,显示大湾区的供电可靠性,已达到世界主要湾区先进水平。去年南方电网与深圳市政府签订《十四五全面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又将“藏东南送电大湾区”纳入发展规划中。粤港澳共建大湾区,重点在于优势互补,发挥协同效应,电力供应可成为三地合作其中一个重点。

争取两地互利共赢

确保本地供电多元

两电垄断香港电力市场,政府的管制协议,实际是保证两电年年稳赚不赔。两电电费加不停,香港平均每度电价格亦远高于深圳、台湾等地。增加从大陆输入零碳电力,短、中期当然要花钱兴建相关基建配套,但长远应有助于平抑本地电价,避免受国际燃料价格波动所影响。当然,深圳、广州等地对电力需求也相当殷切,广东省政府也要落实既定减碳目标。特区政府希望在2035年将大陆供电与本地发电比重,由两成半对七成半改为“七三开”,能否如愿,也要看广东省方面的态度。时不我待,特区政府必须加紧与大陆方面磋商,以互利共赢为前提,探索对双方均有得益的供电合作方案。

增加输入大陆电力,具体模式大致有二,一是用海底电缆直接连接电厂,一是将香港电网与南方电网连接。有意见认为,以“专厂专线”方式供电较为稳阵,万一大陆电网出事,也不会受牵连。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供电稳定确很重要,“专厂专线”无疑有可取之处,但随着大陆供电系统不断改进,长远而言,连接两地电网,有助打破两电垄断本地电力市场格局。政府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是长远如何平衡本地发电和从大陆输入电力,确保香港电力供应多元,避免将所有鸡蛋放在同一篮子。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3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