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评论:港车北上促湾区融合 驾驶文化习惯须对接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3-05-02 07:55

来源:明报

明报社评

“港车北上”7月正式实施,本地私家车主即使没有“两地牌”,亦可以经港珠澳大桥进入广东。大湾区融合发展,人员流动愈方便愈好,“港车北上”是又一重要举措,除了方便市民北上自驾游,对于促进跨境通勤及生活,也有积极意义,期待日后可以进一步扩大计划规模,包括涵盖更多陆路口岸,至于“北车南下”,则要从长计议,务实顾及本港路面负荷能力。外界关注“港车北上”计划在实际执行等技术层面,存在一些瓶颈问题,特区政府需要设法理顺;与此同时,官方亦要多作宣传教育,协助本地车主认识粤港两地交通规则差异、熟习内地驾驶文化,确保安全。

融合涉制度习惯对接

港车北上乃具体例子

现在本港私家车若要往来粤港两地,必须取得粤港跨境私家车常规配额(俗称“两地牌”),“港车北上”计划是政策突破,参与计划的香港车主,即使没有“两地牌”,也可驾驶名下私家车前往广东省。有关政策调整,酝酿了好一段时间。去年11月,国务院批复广东省政府,可就港澳车辆经由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内地,实行免担保政策,为“澳车北上”及“港车北上”铺平道路。

澳门与珠海为邻,汽车也远比香港少,“澳车北上”今年元旦率先实施。至于“港车北上”,粤港两地政府原本打算今年首季公布详情,惟进度比预期慢,直至昨天才宣布。具体而言,多项安排诸如每次入境内地不得超过30天、每年累计停留不得超过180天、牌证有效期1年等,基本与“澳车北上”一样。港府表示,“港车北上”6月起接受车主申请,七一正式实施,为确保有序落实,粤港政府同意初期就接受申请数目设定上限,首周每个工作天接受200个申请,之后则为300个,未来可逐步再提升。另外,粤港同意就每日出行车辆数目设上限,获发“港车北上”牌证的人,可经网上预约出行系统,预约出发日子。

“港车北上”,较多人即时联想到的是在广东省自驾游,这对大湾区旅游业而言是一个新发展、新趋势,然而“港车北上”计划的意义和重要性,当然不止于此。大湾区融合发展全面提速,意味人员、资金、商品服务流动将更为频繁,拆墙松绑是大势所趋。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概念要付诸实现,必须方便人员日常往来通勤及生活,港深广高铁运作“地铁化”与“港车北上”,正是两个重要发展方向。中央支持“港车北上”、“澳车北上”,着眼的也是加快大湾区建设。

港珠澳大桥是“国之重器”,通车至今超过4年半,当中有3年时间都受疫情影响,甚少车辆使用。今年通关以来,不少港人及旅客都有趁着“大时大节”,到大桥香港口岸乘坐金巴出入境,复活节期间,试过单日出入境近7万人次,创3年新高,出入境车辆则超过8300辆次,刷新口岸开通以来单日最高纪录,然而这样的人流车流,距离发挥大桥的潜能作用,显然还很远,唯有大湾区深度融合,港珠澳大桥的作用才能彰显,“港车北上”计划,无疑为善用大桥踏出了重要一步。

大湾区民生融合,涉及两地制度、规则以至文化习惯等多方面的对接,“港车北上”亦不例外,就算有“澳车北上”先行先试奠下基础,港府亦不能掉以轻心,必须确保措施落地顺利。“港车北上”,保险和验车是两个颇受关注的问题。港府早前透露将落实跨境汽车保险“等效先认”政策,本地车主的香港车险保单,可涵盖内地“交强险”保障,毋须分开买两地保单。官方表示,现在本港已有16间保险公司,可提供跨境车保,随着“港车北上”未来更趋频繁,相信会有更多保险公司乐意参与计划。相比之下,验车瓶颈问题则较为令人忧心。

今年初香港内地通关以来,“两地牌”验车需求大增,但现在全港只有一间验车中心能提供内地官方认可的验车服务,业界预料至少需要大半年时间,才能消化全港约3万架“两地牌”车辆。“港车北上”后,更多私家车主需要安排验车,瓶颈问题恐进一步恶化。港府应及早跟内地官方商量,推动两地验车互通,又或豁免新车验车等。

“港车北上”计划,以一个工作天处理300宗申请计算, 一年大约就是7万多宗,名额是否足够,有待观察;穗深塞车问题甚为严重,当地政府在措施落实初期,宁可保守一些,亦可理解。长远而言,港车可以北上,北车亦理应可以南下。问题是香港乃弹丸之地,私家车数量持续增多,道路基建不敷应用,早前特区官员议员访问团与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会晤,据报黄坤明亦提到“北车南下”,表示会照顾香港关注。有关“北车南下”问题,特区政府必须小心处理。

理顺技术安排

协助港人认识

大湾区融合,除了制度上的对接,文化习惯与认知上的对接,同样重要,特区官方应主动协助港人多些认识内地的一套。香港和内地的道路设计、标志、行车方向都不同,驾驶习惯亦有很多差别,香港车主就算在内地有驾驶经验,亦要处处留神;人生路不熟者,更要格外审慎,避免意外。特区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多做宣传教育工作,协助有意北上的港车车主,了解内地交通规则、保险赔偿制度,以至驾驶文化,这也是官方促进大湾区民生融合的一环。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