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李韶鉴:中国刺激性政策 增长模式走到拐点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2-07-16 07:55

李韶鉴

为了应对疫情和经济预期疲软,以及稳住俄乌冲突引发的经济要素波动,中国国务院今年4月出台6项33条稳增长措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张性的货币金融政策、稳投资促消费、保粮食保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民生基本需求。截至上半年共发行4.04万亿元地方债,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在6月初又宣布调增政策性银行8000亿元人民币信贷额度。至此,地方债发行规模和净融资规模,都创历史最高的半年发行纪录。

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目标是否达成尚有待检验,但这也许是本届政府剩余任期的最后一招大棋了。但是,对这类刺激性经济政策效果的预期,边际效用在显著衰减,逐渐不被看好。在未来,这种宏观调控措施能否继续沿用?非常值得疑虑。

经济发展潜力的根源在哪里?一是社会制度设计的有效性,二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创造性。

先说制度设计的有效性。如果社会制度具有强大的正向效率,则社会对于制度具有较强的信任感,公众将在这个制度规则下行事,社会就会维持稳定。如果社会对于制度本身产生了信任危机,公众便会持批评性倾向,从而动摇社会制度的稳定。其次是科学技术的创造性。近现代经济是生产与创新引领的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是市场竞争,往往竞争的重点聚焦在科学技术竞争。如果科学技术能够不断创新生长,便能够给经济增长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使得经济发展空间和潜力不断增加和提升。

刺激性政策的局限

经济活动是一种生产、流通与消费的动态平衡,刺激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历史上,凯恩斯主义在美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巨大,特别是罗斯福为走出1929年危机、二战后的经济恢复、1990年代克林顿信息化新政等一些历史关口,刺激性政策都起到重要作用。而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的40多年时间里也是屡试不爽,关键时点起到“着陆复飞”作用。

但是,经济刺激政策的效果,实际上要依赖于经济体本身的健康状况。如果经济体健康,发展潜力还很强,那刺激确实能进一步提高经济的增长效率;相反,如果经济体不够健康,发展潜力很弱,则刺激实际上将榨干经济的最后一点发展潜力,然后加速经济衰退。

经济不断走下坡的时候,决策者短时间内很难在制度上、科学技术上实现突破,而通过货币与财政等政策,能对经济刺激产生迅速的短期效果,这时候面临两种情况:一是经济体发展潜力空间较大,货币与财政政策能使经济在较长时期内,获得持续增长,从而达到经济政策的目的;二是经济体发展潜力空间较小,货币与财政政策能在短时间内刺激经济增长,但时间长了就会出现边际效用降低,政策效果“钝化”,甚至会使得经济形势不断恶化。

今天,全球经济出现较大问题,很多国家的经济政策绝大部分是直接的货币与财政政策,然而事实证明,这些政策好似饮鸩止渴,越是刺激经济越是情况恶化,最终走向了政策目标的反面。著名投资大师查理·芒格不只一次表示对经济刺激政策的警告和反对。

未来的增长,经济政策需要延长决策焦距,需要更加理性与坚定,稳健应对各种短期波动,特别要摆脱刺激性政策的思维定式。下一阶段,要确立中国国家现代化治理体系,构建更健康的可持续增长模式,传统上“三驾马车”拉动的增长模式需要做出实质性调整。

首先,刺激性政策主要体现在投资领域。但投资本身不是目的,并非规模越大越好,未来投资行为更需要“精准滴灌”,根据科学计算和评估投资的规模、项目、行业和方向,合理把握投资节奏,避免资本浪费和形成资产闲置。精准化和有效性,既是提高投资收益的需要,也是新发展理念的绿色、低碳标准的要求。

中国情况仍不容乐观

另外,刺激性政策也体现在消费领域。传统以供给侧改革刺激消费的做法也出现了效用递减,需要设定目标,引领需求侧改革,并推动社会需求的内涵优化。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把教育和科技领域的制度建设,作为下一步改革突破口。为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促进全民素质水平提升,可以考虑设计一套与受教育程度、知识技能评估相联系的社会保障制度、激励制度,使形式多样的社会教育需求成为新的消费热点,这里存在巨大空间。

在科技政策上,美国早在1945年前就有《科学:没有止境的边疆》,1994年《国家利益中的科学》和1998年国会的《开启我们的未来——走向新的国家科学政策》提出的系统性科技发展战略。近些年中国也有“创新驱动发展”和“双轮驱动”战略,并在2021年底出台了《三年科技体制改革攻关计划》,旨在尽快扭转多数高科技领域受制于人的局面。

但中国的情况仍不容乐观,整体上基础科学研究滞后、源头性创新成果匮乏,产业链科技链价值链分工整体上处于低端,问题和不足依然如故,多年来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

综观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又逢国际环境百年变局,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大周期已经到来。刺激性经济政策拉动的增长模式,已经走到拐点,经济学亦需要开启一场深刻的历史哲学思考。

作者是中国河北省

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综观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又逢国际环境百年变局,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大周期已经到来。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