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韩和元:美国经济走在菲利普斯曲线上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2-06-28 07:56

韩和元

几个月来,美国总统拜登一直在民调的低谷中挣扎。最新民调显示,他的支持率已经降至36%,创下担任总统以来的新低。民主党和白宫担心,在半年后的中期选举中,将会丧失国会多数席位。为此,拜登试图与国民沟通,正如美国媒体报道,拜登针对5月就业报告发表讲话时,一直强调民主党政府在让美国人重返工作岗位方面取得的进展,譬如失业率处于历史低位的3.6%,新增工作岗位超过800万个。

一边是高企的通胀率,一边是较低的失业率。也就是说,当前美国经济正行走在经典菲利普斯曲线上。所谓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替代取舍关系的曲线,最早由新西兰统计学家菲利普斯(A.W.Phillips)于1958年提出。在一篇题为《1861年-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的论文中,菲利普斯根据英国那期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是负数。

这一概念真正为世人所熟知,则得益于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和索洛(Robert M.Solow)于1960年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的那篇《关于反通货膨胀政策的分析》论文。这两位经济学家用美国的数据换掉英国数据,并用物价上涨率代替名义工资增长率。研究得出如下几个重要观点:

第一,通货膨胀是由工资成本推动所引起,这就是成本推动通胀理论。正是根据这一理论,把货币工资增长率同通胀率联系了起来;第二,失业率和通胀存在替代取舍的关系,它们是可能并存的;第三,由于失业率和通胀率之间存在替代取舍关系,因此可以运用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以较高的通胀率来换取较低的失业率。

但依据这一理论所做出的决策,却遭到现实的无情讽刺。那就是1960年至1970年代的美国,一直试图以较高的通胀率为代价,来换取较低失业率。结果是以失败告终,高通胀换来的不是低失业率而是高失业率,美国步入了滞涨。

为何会如此?在197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奖礼上,当年的诺奖获得者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n)试图在讲演辞里给出答案。他承认,菲利普斯曲线所宣扬的通胀和失业之间的替换关系确实存在,但只在短期内才存在。原因是,短期内了解一般价格水平的信息成本太高,所以工人会有暂时的“货币幻觉”,错把名义工资的提高,误认为是实际工资的提高,而增加劳动力供给。雇主则会沾沾自喜于他所生产的产品价格上升,从而增加工人雇佣量。这时就会出现菲利普斯曲线所强调的那一幕:高通胀与低失业率共存。

问题在于,这时整个价格水平都在上升。结果是长期内无论是工人还是雇主,都会调整预期,使预期的通胀率等于实际的通胀率,这时菲利普斯曲线开始恶化。当菲利普斯曲线突破原有惯性持续上升时,就会偏出临界点以内的安全范围。这样在通胀率提高的过程中,失业率也不断提高。这种两者都上升的经济现象,就是近期人们常提及的滞胀。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的实践也再次证实,用通胀换取就业增加的凯恩斯式需求政策,犹如扬汤止沸,每一次都只能暂时有效,下一轮再想增加就业,除非用更高的通胀率,这也正是今天美国通胀率接近失控的原因。

对拜登政府而言,随着通胀率持续高企,菲利普斯曲线开始恶化,该如何应对失业率快速上升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种迹象已然出现。据路透社报道,特斯拉总裁马斯克已在发给高管的电子邮件中写道:“由于经济状况欠佳,公司必须裁减大约10%的工作岗位。”

作者是广州大学南方治理研究院

特聘研究员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