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刘小雪:从爱国影片走红看印度反殖意识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2-06-24 12:33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刘小雪

印度电影《RRR》自今年上映以来在全球大受欢迎,目前票房已达1.6亿美元(2亿2216万新元),列印度影史第四位,这部电影预算突破7200万美元,成为印度史上最贵的电影。奈飞买入版权后,它又迅速在西方走红,成为网上迄今观看次数最多的非英语电影,是今年印度当之无愧的现象级大片。电影讲述的是19世纪20年代印度革命者抗击英国殖民统治的故事,为了对付傲慢残暴的英殖民者,两名主角为民族的自由和解放而斗争。电影整体情节简单,人物刻画没有脱离脸谱化倾向——英国殖民者是非人性的残暴,而印度英雄则表现出超人式的神武,在枪林弹雨中仍能毫发无伤。电影虽然根据真人改编,但其内核仍是反殖民主义的爱国电影。

与《RRR》形成鲜明对照的,是2001年印度另一部同样表现爱国主题的电影《印度往事》。电影讲述的是1893年印度中部一个小村庄村民不堪英国宗主统治下的地租重负,向上请愿,于是“好心”的英国上校提出一个要求,如果村民们能够在板球赛上战胜英国军人,就能免除三年赋税,主角应承下来,故事由此展开,主角从最初被村民责备排挤,到劝服村民参与训练并最终赢得比赛。电影大获成功,不仅开创了宝莱坞印度反殖民运动题材电影先河,还首次得到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相隔20年,对比之下,宝莱坞反殖民爱国电影的制作成本不仅从530万美元涨到7200万美元,创作手法也从典型的现实主义范式转为集浪漫与夸张为一体的“神话”范式。《印度往事》从头至尾没有提到民族大义,只是完整地讲述了一场板球比赛。《RRR》则明显不同,不仅通过两个主人公的对话早早摆明立场——“我为了救妹妹才起身反抗,你是为了整个民族,你比我更高尚”;结尾处,导演直接安排印度抗英英雄的头像一一闪过屏幕,英雄和群众载歌载舞,时长超过五分钟,直白地抒发了民族情感。

应当说,当下这个时代变化给了爱国神剧极大的创作土壤。建立在理性和科学基础上的意识形态一再被现实否定,而否定之后的重建又不知何时到来。同时,对经济全球化的信念屡屡被现实危机削弱,在日益加剧的不确定性和焦虑感中,人们越来越渴望退回到原有的精神舒适区——回归家庭、回归小团体、回归本民族。如果本民族的故事不够“英雄主义”,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那就尽情“神话”它,因此才会有市场源源不断地供给“当代民族神话”。而印度比之他国,更有将历史神话化的土壤。印度人对如何记录历史有自己的一套看法:“既然一切都是轮回,一切都是过程,又何必纠缠细节”。正因如此,今天的印度需要历史神话,不仅是为了恢复民族自豪感,也是为了在英国人200年殖民统治后,能够在宗教、人种、语言形成的断裂线上重建“想象的共同体”。

英国对印度近200年的殖民统治,给现代印度留下的印记无处不在。印度这块土地上最早的大学、曾经亚洲最密集的铁路网是由英殖民者建立,甚至新德里这座城市都是由英国设计师主持建造,外观完全不同于印度本土文化生成的城市。最重要的是,印度今日引以为傲的民主制度、能够与西方世界无缝交流的语言工具,也都是受教于英殖民者。然而,在印度人看来,那段被殖民史是一段屈辱的历史,随着印度崛起,这种屈辱感正变得越来越强烈。印度电影中,凡是涉及表现那段历史的内容,追求民族独立和自由解放一直是不容动摇的政治正确,这也成为塑造电影里英国人“好与坏、善与恶”的标准。值得注意的是,在印度电影叙事中,英国白人形象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坏”,电影总会安排一两个对被殖民者抱有同情并给予帮助的“好白人”形象,但这种“好”在英国殖民者对印度民众的冷酷剥削中是非主流的,边缘化的。

2015年印度作家沙希·塔鲁尔在牛津一场辩论会上,曾要求英国人,应该像当年德国总理在波兰下跪一样,向印度人民道歉。在启蒙理性思想和殖民统治压迫的双重催化下,印度形成了以民族——国家意识为核心的独特的民族主义,这种民族意识在当代印度政治和社会中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这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今时今日的印度人岂能心甘情愿地再度成为西方势力的跟班?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