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海洋环保意识仍须全面提升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6月5日启动首个整治海洋污染的全国行动战略,要从六大方面着手,更好地处理和解决海洋垃圾问题。此举说明,要扼住海洋垃圾日增的趋势,须要有更加全方位的策略,举国合力而为;与此同时,也凸显国人的海洋环保意识还有待提升,对海洋环保课题也须有更全面的认知。
根据国家环境局的统计数字,去年从本地10个海滩清理的海洋垃圾达4009公吨,超过前年的3486公吨,当中过半来自东海岸公园和樟宜海滩。这些垃圾主要包括塑料袋、玻璃制品、木材和轮胎等。这些垃圾都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人们乱丢垃圾不良行为的结果。官方指出,本地约八成的海洋垃圾源自陆地。
新加坡是个四面环海的小岛国,保持海域的清洁是环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过,根据一些环保组织和志愿团体负责人的反映,公众在这方面的认知显然不足。因此,环保运动推行多年,至今仍有不少人存在乱丢垃圾的坏习惯,少许垃圾也通过沟渠河道等流入大海。
冠病疫情发生后出现的一个新现象,是夹杂在海洋垃圾中的废弃口罩、泡沫塑料饭盒、塑料袋等越来越多。主要是因为疫情期间不能堂食,导致更多人打包食品饮料,餐后随处丢弃饭盒、水瓶、杯子等一次性用品。与此同时,在抗疫措施有所放宽后,更多人到全岛各处沙滩活动,露营、运动、野餐、垂钓,也明显增加了沙滩垃圾量。
近日,有读者也反映,由于疫情关系,跨境旅游受限,许多国人因此选择造访一些本地景点,包括南部岛屿,如圣约翰岛、拉扎鲁斯岛、龟屿和韩都岛等。不想这也给这些原本沙滩洁净,海水清澈的小岛带来了垃圾问题,各种塑料垃圾,应有尽有,污染小岛环境。
海洋垃圾之害不只是污染环境,也必然会破坏海洋生态。海边或沙滩上的垃圾或许还比较容易清理,但那些海面上和沉入海底的垃圾,不只难以清理,一些有毒的物质还可能进入鱼类等海洋生物体内,危及整个海洋食物链,并最终被我们吃进肚子里,总之贻害无穷。此外,海洋垃圾污染如果失控,也必然要破坏新加坡的海上养殖业。
除了本地因素,还有很多海洋垃圾是随季候风和洋流,以及频繁的船舶活动而来的。新加坡每年有约六个月的时间面对强大季候风的吹袭,加上地处东南亚海上交通要冲,根本无法防止大量“海外垃圾”入境。这也使整治工作更加棘手。
海洋垃圾问题如此复杂多端,因此也须有更加全方位的应对策略。上述全国策略的出台是及时的。六大策略包括:防止源自陆地的垃圾流入大海、防止船舶和岸外设施把垃圾丢在海里、采用循环经济方式从源头防止制造垃圾、运用科学和科技进行研究与开发、透过国际参与合作解决跨境海洋垃圾问题,以及推广和加强宣导活动并支持利益相关方参与。
整个策略可分对内和对外两部分。在实行上,对内部分如防止源自陆地的垃圾流入大海、防止船舶和岸外设施把垃圾丢在海里,是在我们管控之内,也应该较容易看到成效。对外部分,则须要透过国际参与合作解决跨境海洋垃圾问题,涉及其他国家。由于国情各异,也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只能通过各个国际平台,如亚细安的环境合作机制等,努力寻求共识,缓慢推进。
这些年来,环境局等部门在清理海洋垃圾方面颇费心机,包括增加每周清理次数(在季候风来临的季节,每天甚至要清理两次),启用机械化设备,在各处河道出口设置拦截垃圾网,特制海上垃圾桶等。但仍然无法抑制海洋垃圾数量的增加。
归根究底,垃圾问题是人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唯有从改变人们的不良行为着手。除了通过法律约束和吓阻,更须设法加强公民教育,如让更多国人(包括学生)参与到清理沙滩垃圾的义务工作中,亲身体会和了解海洋垃圾之害以及海洋环保的重要性,并由此逐步普及和提升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