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孟达:菲佣的政治告白
漫步
菲律宾式的民主有它生根发芽的土壤,有什么样的政治就有什么样的选民,有什么样的选民就有什么样的政治。
菲律宾式民主在原地踏步吗?
六年一次的菲律宾总统选举5月9日隆重举行,共有10名候选人角逐总统宝座,好不热闹。
参选的前独裁总统费迪南德·马可斯的独子小马可斯、现任副总统罗布雷多和拳王帕奎奥等等,都是菲律宾人熟悉的人物;拳王更是菲人的英雄偶像,为此次大选增添不少戏剧性。
政治望族的背景和名人效应是以往选举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本届选举更不例外。选举前夕,64岁的小马可斯行情爆表,人气最旺。根据菲律宾独立调查机构“亚洲脉动”(PulseAsia)公布的4月份民调,小马以56%的支持率大幅领先其他候选人。
尽管如此,《联合早报》记者连续两个星期天到街头采访本地菲律宾人,听他们的讲法,还是颇叫人惊讶。
在乌节路威士马广场外,来自马尼拉的思莉班(48岁,家庭帮佣)自认是小马的粉丝。她说:“我支持小马可斯,因为我觉得他会像他的父亲那样以民为本。”
对于马可斯在位时的敛财腐败,思莉班不以为然:“他是一名大律师,拥有财富是很平常的事”。站在一旁的友人艾彭兰扎(43岁)也说:“在马可斯时代,菲律宾人的生活比现在好多了,现在什么东西都贵。”
其他受访者的观点跟思莉班大致一样;10个人中有九人表示支持“邦邦”(Bongbong,菲律宾人对小马可斯的昵称)。他们当中大多数人已到菲律宾大使馆投下了支持票。
本地菲人的反应跟选前的民调结果高度一致,显示马可斯家族有望东山再起,重新回到权力的顶峰。
早在2013年,老马可斯夫人伊美黛便在菲北家乡高票连任众议员,女儿伊梅则是北依罗戈省省长。小马在2016年竞选副总统,虽然失败,也算是为这次问鼎总统宝座暖身。
这是菲人的健忘、无知,历史教育的失败,或是新一代人的觉醒?
曾经为“人民力量”高度自豪的菲律宾,今天到底有多少人还记得几十年前菲律宾震动世界,开启全球颜色革命的历史性大事?
1986年,在一连串的示威抗议与公民抗争的浪潮中,马可斯政权被“黄色革命”推翻。他在美国的“劝说”下于2月25日带着家人和一大箱一大箱贵重细软逃亡夏威夷。
马可斯夫人伊美黛仓皇逃走时,留下了几千双名贵鞋子,成为一个窃国家族给菲律宾留下一代耻辱的象征。后来的总统科拉桑·阿奎诺特设伊美黛鞋子展览馆,让世世代代的国民引以为戒。
2月25日这一天从此成为人民力量革命纪念日,是菲律宾公共假期。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马可斯的独裁贪腐、伊美黛的奢侈挥霍,并没有成为残酷的反面教材。尤其是伊美黛,在穷人阶级中竟然是好人形象。她之所以能被捧为偶像,主要是懂得耍手段,例如逼使其他望族和富豪为穷人做点善事,让穷人尝点甜头,穷人便对她感激零涕。她的出身和崛起像一则现代童话故事,给穷家女孩带来希望。
本地菲人对小马的支持,投射出他们对伊美黛的怀念,说马可斯时代比现在好,听起来有点荒谬,却是对菲律宾一页光辉革命历史的揶揄,也是对现实生活的控诉。
小马可斯的家族背景对他的政治抱负和权力欲望,并没有构成历史包袱,更大的因素是,这要拜菲人对社交媒体的高度依赖和信任,以及小马成功的舆论操纵策略所赐。
菲律宾是全球互联网使用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菲人每天平均用超过四小时浏览社交媒体。这次选举受冠病疫情影响,候选人纷纷将竞选宣传转到线上,社媒成了选举最激烈的战场。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菲律宾裔政治学者阿古勒斯博士(Cleve Arguelles)为《联合早报》分析选情时说,许多选民之所以对马可斯家族改观,是因为小马通过社交媒体散播不实信息,有系统地将舆论导向有利的方向。
从面簿上吹捧小马的网络喷子、TikTok上歌颂戒严时代的视频,到YouTube上的宣传,小马的形象宣传无孔不入。
根据法新社新闻事实检查平台“Fact Check”的报告,在网上流传的数十条有关马可斯家族的不实论述当中,流传最广的是指马可斯获得一名客户以黄金支付律师费而致富的假信息。
该平台也发现小马的对手——罗布雷多的多张照片和视频被篡改,被恶意抹黑和丑化。
另一方面,在2016年上台的杜特尔特总统深感自己欠马可斯家族一份人情,因此特意动用资源为马可斯家族平反,如允许马可斯的遗体埋葬在英雄墓园,甚至“委屈”自己的女儿,本有意竞选总统位子的达沃市市长莎拉,当小马的竞选搭档。
社交媒体左右选举已是全球普遍现象,菲律宾的情况不是独特,只是更肆无忌惮而已。若要怪的话,也只能怪菲人轻易相信网上的各种虚假消息,即使看来多么荒唐的言论也能让不少人照单全收。难怪乌节路上,《联合早报》记者碰到的都是小马的粉丝。
菲律宾式的民主有它生根发芽的土壤,有什么样的政治就有什么样的选民,有什么样的选民就有什么样的政治。
不管小马会不会中选,摆在世人面前的菲律宾式民主不是在原地踏步,而是在倒退中。
(作者是《联合早报》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