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评论:东乌危机瞬息万变 美俄欧乌四方博弈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2-01-30 08:10

来源:明报

明报社评

看似一触即发的乌克兰危机瞬息万变,又现缓和迹象。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发表讲话,敦促国人保持冷静,又指摘西方“制造恐慌”;法国、德国、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巴黎和谈后,同意维持东乌克兰停火,两周后柏林再谈;同时,在美国和北约书面回复,明确拒绝俄罗斯有关不能将乌克兰纳入北约的要求后,俄方并未断然关上谈判大门。不过,战争的导火线并未拔除,美国总统拜登日前预言,俄军很可能在2月对乌进攻,美国在重申不会派兵直接援乌的同时,又向东欧增兵。美国的图谋、俄罗斯的算计、欧盟的不甘和乌克兰的挣扎,令这场地缘政治大戏,愈来愈露出真实的戏码。

俄乌冲突呈安全两难

扩大危机基辅忧被弃

俄乌冲突是典型的“安全两难”(security dilemma),2014年基辅示威推翻了亲俄政府,作为报复,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半岛,并支持东乌俄语区闹分离,战事遂起,8年间1.4万人丧命。疫后两年乌经济低迷,泽连斯基支持度下挫,为提升民望,他一面向东乌增兵,一面希望修改停火协议,连串举动刺激俄罗斯,从去年起屯重兵于俄乌边境,引发这场举世瞩目的危机。

对乌克兰来说,希望藉这场危机拉美欧落水,即使不能收复失地,至少也能加入北约,纳入美国保护伞下。故希望危机扩大,却又害怕遭美欧出卖。泽连斯基的降温言论,可能既受法德等国压力,亦受拜登“小规模侵袭”(minor invasion)失言刺激,与拜登通话后,担忧仍未消除。

对俄罗斯而言,乌克兰是与北约的缓冲区,东乌则是其与乌克兰的缓冲区,担心西方把乌东地区变成反俄前沿,而从乌克兰发射的导弹,只需7至10分钟就可击中莫斯科,故有唇亡齿寒之感。普京今次发难,也有地缘政治算计,他觑准华府战略转向,集中精力在印太地区对付中国,遂就安全议题开天索价,即使达不到目的,也可获同情分,提高国内民望。同时,疫情正令欧洲国家经济虚弱,冬季能源需求甚殷,也令莫斯科有牌可打。惟以国力看,俄国难以发动大规模战争,虚张声势成分居多。

美国是危机的最大得益者,利用危机,可继续针对俄罗斯,也是强化美欧关系的“黏合剂”,放大乌克兰危机,还可离间俄欧关系,限制欧盟离心倾向;不过,美国也不愿直接军事介入乌克兰危机,最新民调显示,多数美国人都不支持直接派兵支援乌克兰。所以,拜登和防长奥斯汀都反覆强调,不会派兵入乌。

出于印太战略的需要,拜登甚至有意缓和对俄关系,但面临诸多牵制。外有包括乌克兰在内的东欧国家,即所谓“新欧洲”,他们恐俄情绪强烈,不希望美国对俄退让;内部则既有包括军工利益集团在内的深层政府(deep state),他们希望藉与俄罗斯紧张关系,转移国内问题视线,又可在战争中牟利。还有政治精英中一批仍具影响力的“冷战斗士”,他们一直想控制欧洲,始终把俄国当作“第一对手”。

危机扩大美国得益多

制裁俄国欧盟代价大

以法德为代表的“老欧洲”,在危机立场上最左右为难。他们既要在口头上维持与西方“民主阵营”立场一致,又不甘被美乌绑架,始终回避用军事手段对抗俄罗斯。当英美从基辅撤退外交官时,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 )就表态,在继续与俄罗斯谈判时,没必要令局势“戏剧化”;在美英向乌克兰运送致命武器的同时,德国只向乌援助呼吸机与头盔;当美国允许波罗的海3国向乌克兰提供美制导弹时,德国却不准爱沙尼亚将德制武器提供给乌克兰,还禁止向乌运送导弹的英国运输机飞越领空。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呼吁,欧盟与俄罗斯要展开“属于自己的对话”,还与普京通话促谈。

美欧之间的这种差别,舆论多聚焦于经济原因。的确,欧俄之间经济联系十分紧密,俄国是欧盟第五大贸易伙伴,亦是欧盟最大能源供应国,而俄国甚至未进入美国贸易伙伴的前30名。2014年的克里米亚危机后,欧盟跟随美国对俄经济制裁,结果本身亦付出不少代价,对美国冲击则不大。德俄之间刚刚建成的“北溪2号线”天然气管道,很可能成为新一轮对俄制裁的牺牲品,若俄报复停供油气,正受高通胀煎熬的欧洲,将度过一个寒冷的冬季。

此外,欧洲深层次的自主愿望,也是影响美欧态度差别的主因之一。2020年,欧盟发布了最新版《欧盟安全联盟战略》,强调提升自身的自主防务能力。去年9月,美国从阿富汗仓皇撤军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盟情咨文”中提出,需要建立欧洲防务联盟,欧盟应该建立自己的战斗群(battlegroups)。而这是美国不乐见的,所以,要藉乌克兰危机,强化美国主导的北约体制。

看清这四方博弈的虚实,可见若危机不了了之,美俄都无法落台,但大动干戈无人承受得起。最后要么止于小型摩擦,要么各方达成默契,各退一步,且看2月局势如何演变。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