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汤文诗:协助青年更生 香港社会修补撕裂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2-01-19 08:18

来源:香港01

作者:汤文诗

根据香港警方公布的数字,截至去年11月底,香港涉及反修例运动共有1万270人被捕,包括4009名学生,其中1117名学生已被起诉。他们当中有人已经服刑完毕出狱,有中学校长预计当他们陆续出狱,今年将会是这些学生申请重返校园的高峰期。

奈何重返社会的道路并不平坦,例如有学生于保释期间成功考入大学,惟被定罪出狱后即被开除学籍,亦有中学生于案件未开审就被开除学席。再者由于现时仍然有不少学校对于相关学生持有忌讳态度,而将他们拒诸门外,即使学生希望重新入学亦非易事。

各界都应予更生学生更多机会

其实当学生已经待过了刑期,承担了相关的刑责,对于已经反思己过,愿意改过自身的他们,政府与社会各界其实都有责任协助他们继续抱持正确态度去重投社会,就好像对待其他更生人士一样,不应有任何歧视或有色眼镜。

而现时有学校拒绝他们重返学园的做法明显不值得鼓励,因为等同于“二次惩罚”。事实上学校应该要为更生学生提供教化作用,非要作出惩罚。拒绝更生学生,不但对他们的求学之路造成阻碍,同时亦是剥夺了他们重投正常社会的机会。

政策配合可强化更生效果

观乎港大香港赛马会防止自杀研究中心于去年暑假起,聘用了四名被判入更生中心的大学生为研究助理,而中心则形容他们表现良好而且有礼认真。其总监叶兆辉教授亦明言,认为当年轻人承担了惩罚后应该要有人将他们再次扶起,实践想法而聘用更生学生,而相关的做法及思想都值得社会各界参考。

回望教育局近日指出,被判囚学生服刑后如需学位安排服务,可以寻找局方支援,以协助返回原校或其他学校就读,但相对上仍然落入了一个被动的状态,有见及此,局主其实可以考虑同时推出政策,主动出击去协助有需要学生。例如向学校提供指引,教导学校该如何正确且有效地引领更生学生继续踏上正途,更要带头鼓励学校留位予相关学生,作为两者的桥梁,而非等工夫找上门。

更新人士是社会和谐新指标

虽然有部份年轻人曾经受到社会气氛影响,以不当的手法去表达不满及诉求,但若决心改过的年青人可以顺利且轻易重新融入社会,就意味着社会的包容度有所进步,是以印证社会变得更和谐。而假若社会最后决定是要放弃他们,则有机会是为下一次乱象埋下种子最后到头来受害的只会是整个社会的稳定。所以观察社会对于相关更生人士的接纳程度,可以作为一种衡量社会关系修补程度的指标,而希望社会继续保持《港区国安法》实施过后的稳定,社会各界都有责任推动接纳更生人士的工作。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