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薛之白:音频二三事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2-01-09 07:22

白话文

作为一名媒体工作者,笔者平日处理最多的是文字,也有照片和视频。声音,这个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信息载体,重要性反而常常被忽略。不过,近年来和音频打交道增多,也让我多了一些理解和思考。

除去听歌之类的娱乐消遣,对笔者来说,日常相关的音频主要是三方面:采访中的录音、即时通讯中的语音,以及作为新媒体形式的播客。

先谈谈录音。其一,降噪极为重要。无论拍有声视频,还是采访录音,噪音都是大敌,非常影响效果。因此最好准备专门的降噪设备,或者用降噪功能好的录音笔。用手机拍视频时,不能只注意影像构图,也要考虑收音效果;必要时,可以提醒采访对象提高声音或者转换方向。

其二,长录音最好标记。阅读文章比较容易抓住脉络,有时甚至可以一目十行。但是音频不同,它更难跳跃地去理解。因此在进行比较长的录音时,最好也做一些笔记,包括时间点与内容重点,这样再听就容易得多。对于从别处拿到的须要仔细处理的长录音,第一遍也可以先快放做标记,下来再细听。

再谈谈即时通讯中的语音。对于它,笔者心态很矛盾。发送者“按住说话”比打字要快,接收者听语音却比看文字费时间,遇到工作或开会的时候,就更不方便了。笔者最头疼的,就是用微信打字时,对面突然发来好几条长语音,有时听也不是,不听也不是。虽然现在有了“转换文字”功能,但转出来的信息又经常有偏差。

一般常发语音的人大致有四类。第一类是工作性质不便打字的,比如司机;第二类是身体原因不便打字的,比如视力或手指有障碍者;第三类是“大忙人”,每天要处理很多事、应对很多人,没有时间去打字或手写输入;第四类就纯属个人偏好,就像有人喜爱听广播胜过读报纸一样。至于笔者自己,遇到事情时,还是更倾向于直接通电话或者发文字信息。

最后讲讲近年很火的播客(Podcast)。播客既没有纯文字媒介的信息密度,也比不上视频的感官冲击,它的发展势头之盛出乎很多人意料。播客最大的优势是提供一种陪伴感,开车时、健身中、睡觉前,既填充时间的空隙,也增长知识见闻。

做好播客并非易事。一档节目要成功,声音首先要动听。主讲人最好去专门训练,掌握发声吐字的技巧。毕竟,声音是播客的灵魂,悦耳才能入脑入心。

其次,主讲人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视频UP主可以靠颜值或剪辑技术吃饭,音频则必须有“干货”,保证每回都有得聊。目前做得比较好的播客主,很多都有媒体或学术的背景。

再有,播客要长期保证内容输出,可以采取一些运营策略。一种是用播新闻的方式,不断抓住热点,提供分析解读;另一种是用做访谈、办沙龙的方式,邀请来宾对谈或群聊,既弥补个人知识的不足,也令节目生动有趣。

最后,播客可以充分利用音乐来添彩。制作精良的播客,不但有固定的片头曲和片尾曲,还会根据每期主题来配乐。像梁文道的《八分》,每期末尾会专门放一首乐曲来欣赏。这种看似很小的细节,却是增加读者黏性的妙招。

在新媒体时代,与声音有关的媒介形式会越来越多样,相信我们每个人不仅有聆听的收获,也都会有“发声”的机会。

(作者是本报网络高级编辑 [email protected]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