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评论:美英加快“收水”抗通胀 环球经济前景阴霾多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1-12-18 09:03

来源:香港《明报》社评

环球通胀压力升温,英美央行加快“收水”。今年初,西方发达国仍认为,疫下复常通胀是短期现象,现实却是另一回事。全球供应链远未恢复,美国等发达经济体以空前力度“泵水”刺激经济,导致供求严重失衡。联储局不再提“通胀属暂时性”,预料明年加息3次,算是面对现实,可是西方通胀恶化,既有疫情因素,亦涉反全球化逆流,Omicron的出现,令环球经济前景更不明朗,滞胀危机不容低估。英美加息步伐加快,无可避免影响环球资金流向,然而疫情以来,中国货币政策大致平稳,面对外部冲击,回旋空间也较大,对香港而言,这是一个利好经济因素。

Omicron突起添变数 滞胀风险难低估

本周可说是环球央行议息周,通胀问题成为关注焦点,先有美国联储局调整量化宽松“印钞”步伐,将每月减少买债的规模增加一倍,从而提前在明年3月结束买债计划,较原先打算早3个月,部分储局官员预期明年加息3次。其后英伦银行更出乎市场预料,宣布将基准利率提升至0.25%,加息15个基点,成为首个加息的G7发达工业国。相比之下,欧央行的货币政策取向,仍然较倾向鸽派,行长拉加德表示不会加快结束买债计划,明年也“非常不可能”加息。

欧美通胀持续加剧,英国11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按年上升5.1%,达到10年新高,相关指数短短4个月上涨3.1个百分点,速度之快前所未见。美国方面,通胀率连续6个月超过5%,11月CPI同比上升6.8%,更是近40年最高水平。至于欧元区整体通胀率,亦达到4.9%,德国作为欧洲经济火车头,11月通胀率估计直逼6%。“通胀上升只属暂时”之说不攻自破,联储局本周议息声明,也不再提相关表述,所谓“一段时间内平均通胀2%”的政策目标,亦无重提。

通胀问题已成为明年环球经济一个不确定因素,现阶段难以断言通胀会恶化到什麼程度,遑论何时回落;发达经济体惯了靠宽松货币政策撑经济托股市,是否有决心不惜一切遏抑通胀,同样是一个疑问。联储局主席鲍威尔虽就遏抑通胀释出鹰派信号,然而议息声明其实只字未提加息内容,遑论有关加息政策的具体选择,所谓“加息3次”也只是部分储局官员的预期,并非已确定会做的事,利率市场即时反应亦显示,不少投资者仍预期最快明年6月美国才会加息,与之前看法一样。

近年美国一些学者与政客以“现代货币理论”(MMT),合理化长期印钞大晒银弹的做法,主张在没有通胀的环境下,政府可以无限举债、央行印钞为赤字融资,然而“没有通胀”这个前提,现在恐怕已说不上。1970年代石油危机将西方推向滞胀,通胀高达两位数,主因是货币超发和供给侧冲击;2008年金融海啸,联储局量宽印钞未有触发通胀,一大原因是没有供给侧冲击,热钱氾滥的结果,主要是推高了各类资产价格,相比之下,现在的情况,确有1970年代的影子。

论货币超发,疫情爆发以来美国量宽买债的规模速度,相当于之前3轮量宽之和。论供给侧冲击,疫情旷日持久,打乱全球供应链,物流成本居高不下。Omicron的出现,更为经济带来新变数,纵然富国多人打针,相信仍有不少打工仔宁可留家保安全,劳动市场紧张加剧,必然进一步推高工资成本;至于打针率不高的新兴国家,面对Omicron扩散,经济生产所受的影响就更大。

内地降准“以我为主” 外围波动港须防风

近年西方出现反全球化逆流,保护主义政策不断出台;华府遏阻中国崛起,贸易战科技战层出不穷,均在推高生产成本。美国财长耶伦早前承认,撤销对华关税,可减轻美国通胀压力,现实是各方都知道,美国弥漫反华民粹主义,撤销关税将遇到极大阻力。目前出现的供给侧冲击,疫情并非唯一影响因素,倘若各项不利因素持续,滞胀确有可能重临西方。

当然,环球通胀加剧,不代表每个地方所受冲击一样,各国自身经济状况不一,应对自然亦不尽相同。日本欧洲受通缩困扰多时,反之美国无此情况,日欧两地央行未像联储局般加快“收水”步伐,现阶段无法断言是错。中国货币政策强调“以我为主”,人行上周“降准”,逆美英加息大势而为,首要考虑的也是自身经济需要。内地资金流动性并不短缺,只是在个别行业出现,中央提高市场流动性,主要是防范整顿内房问题引发连锁反应,惟“房住不炒”和“内房三条红线”的调控方向,相信不会改变。近期内地工业生产成本虽见上升,惟一般消费通胀仍然温和,人行过去也没有像欧美般大举量宽印钞,无论应付外部冲击,还是处理内部经济情况,货币政策尚有很多回旋空间。

英美“收水”加息,必有外溢效应,影响环球资金流动,甚至触发匯市波动。参考美国上一轮加息周期,联储局加息9次达2.25厘,香港才加息1次,目前本港银行结餘多达3800亿元,非常充裕,加息压力不大,惟香港必须密切留意欧美通胀及加息情况,多做防风措施,避免环球市场突起风浪,被杀个措手不及。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