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郑昭荣:欣闻成立品格与公民教研中心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3-06-10 07:45

教育部长陈振声5月30日在2023年教师研讨会上,向与会的1500多名教师宣布,成立品格与公民教育教研中心。中心的设立,旨在推动有效教学法的研究工作,支持教师专业培训,以加强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近20几年来,学校虽然都有编排“公民与道德教育”课,但校方并不重视,只关心小六会考的成绩,遂造成教师利用公民课来赶其他科目的课。殊不知,学校所造就出来的学生,成绩虽然优异超众,但如果品格有问题,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将来在职场上就可能作奸犯科,对国家、社会造成深远的影响。这样的事例时有所闻,如某某企业的高管贪污失信,某某银行总裁诈骗股民、某某人寿保险公司财务顾问逃税等,不一而足。由此可见,学校在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外,更要塑造学生具有正确价值观、社会意识与人生观。

早期传统华校非常重视学生品格的发展,这从学校校训可见一斑。这些校训都以“礼义廉耻”(四维)或“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德)为准则。它们不但体现创校者的办学理念、治校精神,还要求学生遵守基本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目前特选中小学仍然保留先辈定下来的校训,如福建会馆属下的中小学都以“诚毅”二字为校训:“诚”是对人要老实、对国家要忠诚;“毅”是做事能艰苦奋斗,学习能百折不挠。德明政府中学以“诚信勇忠”为校训,希望学子对人“诚信”,对国家“勇忠”。

有了新课程,当然也要研究出教导这门功课的最佳方法,并培训教师掌握适合本土环境的教学法。但除了教学法,我们也要让教师知道自己的责任、使命感:教师授业解惑外,在学生面前必须以身作则,端正品行,树立榜样,所谓“身教胜于言教”。学校的教员休息室,要避免出现办公室政治。教师不应心存贪嗔痴的邪念,不理智、意气用事、颠倒妄取,以致教师之间产生矛盾,不能和睦相处、互助包容,严重影响自身形象,也破坏了教员休息室的氛围。

有了这个中心,除了能加强教师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能力外,也对受训教师本身的品格修养有所帮助与警示。此外,另一个必须考虑的是,品格课程必须由母语老师以母语传授。这样,上了年纪的母语教师才不会感到力不从心,影响教学效果。

教材方面,除了实体教科书外,学校也可以采用过去传统华校的做法:每周定一个“德目”,如仁爱、忠诚等,然后由校长或训育主任,在周会上,通过故事或生活实例,向学生说明这个德目的意义,以及身体力行的建议。此外,一些报上的新闻,也可以作为教材,如去年19岁消防员为救火而殉职。出殡时,他的棺木盖上国旗,同袍列队两旁,目送他最后一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言,让他们理解棺木上盖着国旗代表什么意义,什么是“见义勇为”的行为。

有关塑造品格修养的课程,除了学校的努力外,也应该扩大生态圈,呼吁民间组织支持,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华社自助理事会去年与新加坡华文教育学会联合开办《爱华文 好品行》课程,在华助会的三个中心进行。教师采用多元教学法,引起学生学习华文的兴趣,同时培养他们的好品格。三个中心的课程都获得家长支持,报名参加的学生不少。

总之,家庭、学校、社团组织、宗乡会馆都有责任,培养年轻一代敦伦尽分,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遵守社会的伦理道德,以造福我们的社会、国家。

作者是华助会小学华文课程督导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3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