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黄洪波:中美关系将很快解冻吗?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3-06-03 07:45
黄洪波:中美关系将很快解冻吗?

最近,中美关系似乎很有看头。先有美国总统拜登公开说“美中关系将很快解冻”,后有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到成都访问,中国新任驻美大使谢锋抵美履新。这些发展很快就被学者解读为,中美关系透露出明显的解冻迹象。

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首先,国际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它表现在多个方面: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地域等。如果单要说两个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则关键在于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受哪些方面所主导的。很明显,中美关系是受政治、军事和经济所主导的。这三个方面,哪一个又是关键主导呢?

可以清晰地看见,中美之间的冲突,主要集中在贸易和科技上面。贸易,自然要归属于经济方面。科技呢?乍一看,很容易被归属于军事方面,其实不然,它同样应该归属于经济层面。所以,中美关系是以经济为主导,以政治和军事为次主导的关系。事实上,经济关系不只是中美关系的主要导向,也是当今国际关系的主要导向。

什么是经济关系?经济关系可以简单地看作是由贸易行为所产生的关系。贸易行为又该怎么看待呢?贸易行为,可以看作是一个行为主体利用自身所拥有的资源的剩余价值,去换取其他所需资源的行为。一个国家的富足与否,关键就在于所拥有的剩余资源的数量和价值。

长久以来,中国的剩余资源主要是廉价的劳动力,这本是不具有强市场竞争力的资源,不足以对美国这样的主要以高级人才为剩余资源的国家构成威胁。但是,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渐在工程技术,甚至是科学技术上产生出了剩余资源,事情的本质就变了。虽然,它并不会改变美国在这方面的数量优势,但是会改变价值优势。

所以,美国必定会做出反应,以维护自身的剩余资源的价值。不然,美国就会国力衰弱。

从这方面来看,中美关系在现阶段,是不可能做出实际性改善的。

拜登所谓的中美关系将很快解冻,又意味着什么呢?

美国要想维护自身剩余资源的价值,就需要使中国不具备与之竞争的实力,这是须要做出改变的。这里,我们用一个笔者自创的理论来分析。笔者称之为圆圈理论。这个理论很简单,就是将两个发生冲突的行为主体放在一个圆圈之中,这个圆圈就代表他们所处的环境,也就是冲突双方所赖以生存者。这里所谓的冲突,并不是扳手腕式的直接较量,而是在做出直接较量之前的竞生行为。不难发现这里有三个变量可以做出改变,以使一方赢得竞争:发生冲突的双方和环境。

往往在出现冲突时,对方都具有极强的不可改变性。这里就只剩下两个变量了,一是自己,二是环境。改变自己一般有两个作用,一是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二是使对方不能对自己产生伤害。改变环境也有两个作用,一是使环境更加支持自己,二是使对方失去依存。事实上,美国就是这么做的。拜登说:《晶片法案》不是为了伤害中国,而是让美国不必担心是否能够取得半导体。这绝对是真话。这是为了改变自己。美国安排贸易结盟,就是为了改变环境。

但是,不论是改变自己还是改变环境,都需要时间来运作。所以,“美中关系将很快解冻”更像是在准备好冲突之前的缓兵之计。这次七国集团峰会,美国不遗余力地说服盟友协调应对中国,就是一个证明。当然,会议结果证明成效欠佳。可以预见,美国在完全准备好之前,都会一直使用这样的缓兵之计。何况,美国还有现实的政府债务危机,以及明年的总统大选等变数。而且,美国也要防止中国做出“过激行动”,特别是在中国封杀美光科技之后。美国应该更怕中国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能力,毕竟这是中国在竞争中所具有的政治优势,是美国所不具有的。

美国的缓兵之计的实际行动,不外乎就是政治和军事上的寻求缓和。这一次拜登所谓的解冻,应该是政治上的。军事,则肯定会被作为备用选项。

作者是中国象形文字和古代哲学研究者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3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