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评论:中美关系缓和 制止螺旋下滑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3-05-28 18:45

来源:《明报》社评

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到美国参加亚太经合组织(APEC)贸易部长会议之际,分别会晤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贸易代表戴琪,与前者的会谈是美国总统拜登上台以来,中美首次在华盛顿举行部长级会谈。近期中美官员频繁会面,中国驻美大使在悬空四个月后,新大使谢锋上周亦抵美履新,两国关系似乎真出现拜登所言的“解冻”。尽管中美两国仍欠缺互信,双边关系的结构性冲突仍然未解,但两国高层都意识到必须制止双边关系陷入“死亡螺旋”(a death spiral),有意稳定局面,重回“斗而不破”局面,至于能否打破大国争霸的历史悲剧与陷阱,开创人类文明史新进程,则是两国领导层面对的更大挑战。

自去年8月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引发台海危机后,在去年11月印尼峇里岛,中国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拜登总统达成了改善双边关系的共识,并指示两国官员探讨设立“底线”与“护栏”的安排,2023年本应是中美关系否极泰来的一年。但2月的“气球风波”,令中美关系再度探底,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取消访华,上月台湾蔡英文两度过境美国,还高调会晤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又触发了北京新一轮对台军事行动。中方冻结了两国高层互动,拒接美国防长电话,亦不愿安排习拜通话。

踏入5月,形势出现变化,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8日会见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两日后中央外事办主任王毅与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在奥地利维也纳一连两天会谈八小时,会谈“坦诚、深入、具有实质性和建设性”;上周三主管美国事务的副外长谢锋抵美,成为第12任驻美大使,他翌日就向美国国务院礼宾司司长递交国书副本,并会晤美国国务次卿纽兰;同时,伯恩斯大使亦访问四川成都,是近三年前中方为报复美方关闭中国驻休士顿总领事馆而关闭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之后,美国大使首度踏足当地;美国财长耶伦表达有意访华,美国气候变化特使克里更声称,他已接获北京邀请,将于“近期”访华。种种迹象显示,中美关系正逐步“融冰”。

这段时间内,中美关系并非一片祥和,一周前,以美国为首的七国集团(G7)在日本广岛峰会后发表联合声明,指摘中国“经济胁迫”,表达对台海局势的“关切”,引发中方批评;而中国国家网信办因应国安风险理由,叫停采购美资晶片制造商美光科技公司的产品,亦引发美方不满。惟事件均未发酵扩大,白宫发言人更强调,中国对美光采取的行动,不会破坏改善美中关系的努力。

对于中美关系近期“解冻”的原因,外界有诸多揣测。近期美国通胀居高不下,银行倒闭潮与债务危机夹击,华府亟欲在外交上避免冲突。中国方面,经过成功斡旋沙特伊朗和解,法国总统马克龙、巴西总统卢拉等领袖访华,增强了与美国打交道的信心。同时,中方亦不愿错失去年峇里岛峰会后中美关系改善的势头,遂顺势而为,恢复与美沟通,亦为习近平11月赴三藩市出席APEC峰会时与拜登再开峰会铺路。事实上,在中美互动“冻结”的表象之下,两国的“二轨”互动一直未停,3月下旬,由前驻美大使崔天凯率领的中方代表团就曾访美,与苏利文以及副国务卿舍曼会晤。而中美两国外交团队近月皆出现了一些重要人事异动,亦为双方政策的调整创造了空间。

不过,中美竞争已成大趋势,融冰不会一帆风顺,撇除气球风波之类的突发事件,近日,戴琪宣布美台完成“21世纪贸易倡议”五议题谈判,将签署首阶段协议,再引发中方不满;拜登将签署行政令,限制对中国高科技领域投资,以及美国将公开对中国气球的调查报告,都可能逆转中美关系;明年1月的台湾大选,对中美关系亦可能产生影响。

不过,正如谢锋大使抵美后公开致辞所言,“中美关系就是一部历经风雨但不断克难前行的历史。今天的中美关系已经大到不能倒,双方谁也不可能改变谁,谁也不可能取代谁。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而且会让全世界遭殃。中美能否处理好彼此关系,将决定两国的明天和世界的未来。全世界都在看着我们。”这番话意味深长,既奉劝美国放弃改变中国,亦宣示中国无意取代美国。经过这些年的博弈较量,双方对彼此的红线都已了若指掌,稳住中美关系一直是中国外交的重要目标,如果动辄就“反枱”(翻桌子),恐怕中美关系走不到现在。

中美之间的对话已经重启,应该尽可能讨论并制定出两国关系的“路线图”,尊重彼此核心利益,采取对等互惠措施,稳定双边关系,重建制度化的高层互动。双方可如学者建议般,从务实小事做起,重建互信,如重开被关闭的领事馆、放宽学生签证、展开贸易技术谈判,并为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制定全球规范等。尽管中美在很多问题上仍会发生龃龉,甚至争执,但双边关系仍可“动态调整”,即使谈谈吵吵,仍有望维持双方“竞合关系”新常态。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