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雁默:郭台铭“帮生”,曹兴诚“邀死”?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2-09-03 10:16

来源:台湾中时新闻网

作者:雁默

丢10亿(新台币,下同)出来培养300万个“黑熊勇士”与30万“保乡神射”?此算术题远比三枚天弓导弹的拦截率更简单,前者每人200元,后者1333元,第一时间就能算出答案顺便笑喷,曹兴诚的算数也不过是于北辰之流,无理论无价值亦无号召力,只好丢点小钱求关注。

倒是,这个主意显然高度符合美国期望,作为“东亚乌克兰”,台湾甚缺“新纳粹亚速营”,作为“东亚阿富汗”,台湾甚缺“塔利班”。对美国人而言,台湾甚缺极右翼民兵组织或宗教战士,一旦发生战争,“炮灰”远远不足。

不对称作战的基础,来自于取之不竭的炮灰,就像现在的乌克兰兵卒。因此,美国若想在台海战争获利,最佳途径就是在战前培养台湾极右翼民兵组织,一如他们在乌克兰培养“炮灰”的模式。

只是,由一个外传身价至少千亿的台湾富商出资10亿,未免太寒酸,300万人这数字只是随便喊喊,3000人倒还养得起,但要形成“炮灰阵”,还差得远。

“围台军演”后,美智库CSIS做了一个广为人知的兵推,引起议论纷纷,事实上,早在6月份,另一间美国智库CNAS就做过一次完整的兵推,可尽窥美国思维。我们不妨从美方兵推的角度,看设立“台湾新纳粹”的可能性。

首先,美方兵推的基本假设就是美国参战,不参战就没兵可推。然而,光是这个基本假设就很难成立,现成的证据是,乌克兰战场上可有美国大兵?因此,兵推主要看的是美国逻辑与台湾角色,而后者是战场,必然要死台湾人的。

其次,所有兵推都假设盟国参战,日本与澳洲是主要的模拟炮灰。此假设容或成立,但前提还是美国参战,日澳才有可能“尾随”,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北约军队进乌克兰战场了吗?

其三,兵推指出中国大陆的两难是“先发制人打美军”或“只打台湾”?前者可以提高成功的可能性,代价是延长冲突;后者可能会为了拨出相当的兵力拒止他国参战,致使打台湾的力量受限。重点是,无论大陆怎么选,美方认为台海战争都将是一场持久战。

以上三点所显示的美国逻辑为:美国会参战,盟军会加入,战争会持久。所以,目前的战略布局,就是要确保台湾能撑得久一点,美方的补给线则要更绵密。唯有持久战的形势,才能让美方有胜利的机会。

此逻辑的反面即是,如果台湾撑不久,美方补给线不足,美方与盟军就难下决心参战。不参战,就仅能靠制裁,阻碍中国大陆发展,并让美国体面下庄。

于此,有两个现实面是美方难以突破的,其一是完整补给线,其二是台湾的战力与战意。

前者需要在中国周边扩大布局美军基地与补给据点,算来算去,只有日本与澳洲可能会提供协助,东南亚国家包含有美军基地的菲律宾在内,恐都不愿卷入中美争端。

后者则需要台湾能成为真正的“豪猪”,除了不对称作战的武器之外,也必须存在类极右翼民兵组织,以死相抗,方能确保解放军无法在一周内控制岛内局势,让战争滑入持久战。

武器,蔡英文或继任的民进党政府会照单全收,美国不担心,但极右翼民兵组织,却很难在台湾实现。道理很简单,两岸同文同种,既无深仇大恨,又无尖锐的宗教组织与民族矛盾,与乌克兰的环境大不同。

而且,因俄罗斯国力不足,外国势力在乌克兰还能搞生化实验室,训练乌国士兵,豢养极端民兵组织,但台湾有北京盯着,中美有远比美俄更错综复杂的利益结构,美方想在台湾搞乌克兰模式十分困难,小动作会有,大动作没有,除非与大陆彻底翻脸,为“笔尖”放弃“桌面”。

817有誓死与解放军打巷战的意志吗?让我们看看亲绿媒体的民调。根据远见杂志9月1日发布的民调,虽62.2%的民众赞成“恢复征兵旧制”、有21.2%不赞成,但若问到两岸开战,是否愿意上战场(或让家人上战场),则有高达65.2%民众不愿意,仅25.8%愿意。

不愿意上战场,却又希望恢复征兵制,这是什么心态?这题我们都讨论到烂了,就是“死道友不死贫道”罢了,还巷战?既不是战斗民族,又缺乏战意杠杆,只好试试看“利益驱动”。

这样或许就能看懂,曹老板想扮演什么角色。

只是,区区10亿新台币,能买到多少“战意”?更别提炮灰了。这笔钱,作为绿营政客的政治献金,补上远东徐旭东留下的空缺,也很快就烧光了好吗。或是,作为台独顽固分子们他日的跑路费,倒不无小补。

台军缺官缺兵,所以脑筋动到民兵,这是百分百的美国逻辑,但台湾真正的国安危机是少子化,郭台铭愿砸钱解决少子化问题,曹兴诚却想养“极端民兵组织”?一个要台湾人生,一个要台湾人死,同是富商,层次却是判若云泥。

10亿只够让自己穿上防弹衣偶而走个秀,养民兵远远不够,不如帮民众养小孩。而台湾社会,不可能出现新纳粹,既缺主义,也缺领袖,还缺“国家”共识。

想搞极端民族主义,不如捐给修宪团体吧,他们都在吃土呢。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