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港媒:解放军演练锁岛 台海格局起变化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2-08-04 11:18

来源:香港明报社评

佩洛西访台不足24小时,由此引发的冲击波,却对台海局势以至中美关系带来重大影响。尽管佩洛西和白宫皆扬言,美国支持“维持现状”,但从北京角度,佩洛西执意访台挑衅、白宫变相默许,本身就是重大改变,将台海问题推向了新局面,为了遏制台独,北京必须以强而有力行动,回应这一变化,解放军史无前例包围台湾军演是第一步。北京要以实际行动演示,解放军可以迅速军事封锁台湾,切断外国对台湾的军事支援,台海擦枪走火风险,短期无可避免升高;以往美台主张的所谓“台海中线”,现实上将彻底消失。佩洛西访台,摧毁了中美仅余的互信,两国博弈斗争,手段有可能变得愈硬愈狠,台湾是真正输家,亚太区亦将变得更不稳定。

佩洛西任性打破现状 北京反制重塑台海格局

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与台湾蔡英文会晤,强调“美国承诺跟台湾站在一起”,蔡英文则形容佩洛西是“台湾最坚定的友人”。在北京,外交部严辞抨击佩洛西哗众取宠为个人,遭殃受害的却是中美关系,以及地区和平稳定。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则称,美国不要幻想阻挠中国统一大业,“玩火者绝对没有好下场,犯我中华者必将受到惩处”。

佩洛西无视中方警告,不理美国国内反对意见和友好国家忠告,执意访台,外界一度担心佩洛西强行闯关,触发中美军事冲突;一些大陆网民和舆论则主张,如有必要,解放军战机应予拦阻。最终佩洛西专机前晚顺利降落台北,根据美方说法,解放军没有派战机企图逼近专机,美军也只是在附近戒备,没有派战机护航。

北京外交手段阻不了佩洛西,有大陆网民嫌官方不够强硬,然而大国做大事,头脑要冷静,不应该民粹先行,不顾后果。说到底,佩洛西是美国第三号政治人物,军事拦截一旦出了差错,搞出人命,真的可以引发战争。佩洛西专机由大马起机,刻意绕道避开南中国海,飞经印尼和菲律宾上空赴台,其间中美军方都保持低调审慎,反映两国不想冒上开战风险。从这一角度看,两军其实互有忌惮,谈不上谁怕了谁。

中美新冷战,佩洛西访台是首场重大危机,两国避开了第一个有可能触发军事冲突的“撞击点”,不代表危机已过。一石激起千重浪,佩洛西访台所挑起的冲击波,仍有可能引发危险连锁效应。虽然美方坚称支持维持台海现状,但对北京而言,佩洛西如此冲击“一中”原则,本身已是颠覆现状,助长台独气焰,北京若不以实际行动重塑台海格局、控制形势,就是真的在这场“斗大胆博弈”中示弱。

佩洛西访台前夕,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柯比表示,大陆似乎准备调整定位,在未来数天以至更长时间,在台海采取进一步行动;《华盛顿邮报》一篇评论文章则透露,美国一些官员关注北京可能趁此次机会,采取行动“改变台海现状”。有关说法,不过是从美方视角,说出大陆将在台海采取的“重塑格局”反制部署。解放军首次对台湾包围式军演,看来正是大陆行动的第一步,它的作用不止是震慑台独,还有可能对台海格局带来质变。

局势紧张台湾是输家 中美关系破坏难弥补

此次包围式军演,不仅比1996年台海危机时的实弹演习更大规模,更关键是它实质演示着如何封锁台湾、如何迅速切断台独军事外援。所谓“台海中线”一直只是美台主张,解放军以往虽无穿越,但北京从不承认“中线”存在。今天起的包围式军演,解放军活动范围,距离基隆等城市很近,已无什么“中线”可言。解放军这次包围式军演,一连四天,根据台媒报道,台湾天然气补给运输已可能受影响,部分航班更要取消。倘若解放军临时决定延长军演,甚或将类似军演“定期化”,将对台北官方构成很大压力。

当然,台军有可能对解放军封锁式演练作出反应,但这一定增加擦枪走火风险,届时美日军方有何反应或行动,难以逆料,唯一肯定的是,由佩洛西访台所引起的台海格局震荡,短期不会停下来,格局重塑本身便意味着激烈斗争,台海不稳将持续一段时间,甚至愈演愈烈。对民进党和绿营而言,佩洛西来访,有助提高台湾在国际社会曝光、鼓励更多“友好国家”政客仿效,至于加强美台联系合作方面,实质帮助有多大,仍需时间观察;台海局势紧张,民进党可藉“大陆文攻武吓”拉票,但台湾沦为中美重点角力场,社会经济各方面势必当灾,从这一点而言,台湾其实是大输家。

对佩洛西而言,访问台湾满足了她历史留名心愿,至于对美国民主党中期选举有多少帮助,则较难估计。尽管反华在美国有政治市场,但当下一般选民相信更关心高通胀,经济搞不好,民主党选情难言乐观。白宫部分官员主张撤去对华关税纾缓通胀,佩洛西访台,或可帮拜登政府一把,就算撤销关税也不怕共和党指控对华软弱,但佩洛西的任性,已对中美关系造成难以弥补的破坏,就算美方撤销关税,北京也不会视为“善意”。此次事件刺激大陆民族主义情绪,北京对台对美不会亦不能放软,中美脱钩有可能加快,武统的可能性,亦一定比之前高。纵然此次中美未有正面硬撼,但如果继续朝现时方向走下去,恐怕终有一天将发生激烈碰撞。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