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彭博:贸易顺差成稳定之锚 开放的中国迎接美联储加息挑战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2-08-01 15:57

来源:彭博社

美联储3月开启激进加息进程对抗通胀,资金大举流出各个市场令各央行疲于应对,中国却凭借天量贸易顺差暂时保持了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为其货币和汇率政策赢得了空间。

对于中国来说,本轮美国加息周期显得尤为不同,除了中美短端政策利率近年来首次倒挂,这也是外资大规模进入在岸证券市场后面临的首次考验。同时,国内经济还面临地产、银行业风险加速暴露,各地疫情封控的影响。

虽然外资在2-6月份合计抛售了约5200亿元人民币的股票和债券,但屡创新高的贸易顺差帮助平衡了在岸汇率市场的供求关系,抵消了证券投资、利润汇出等外流压力,使得今年以来人民币在新兴市场货币中表现尚佳。彭博汇总的数据显示,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年迄今下跌约5.8%,跌幅较多数新兴市场和G-10货币更小。

“强大的经常项盈余和外商直接投资流入成为了中国国际收支之锚。”法国巴黎银行大中华区外汇利率策略主管王菊表示,中国的高储蓄率以及机电设备、集成电路等制造业的出口增长,以及国内消费放缓带来的大宗商品进口减少,有助于保持贸易顺差,并帮助化解房地产行业再平衡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压力。

受到6月份上海解除封控对物流带来的积极影响,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给东盟出口带来的提振作用,当月中国贸易顺差创下980亿美元的纪录新高,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全球主要制造业国家形成鲜明对比。

定海神针

从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来看,今年前六个月,中国结售汇和收付款累计顺差分别高达852亿美元和834亿美元,均保持了2020年以来的顺差格局。

分项数据显示,上半年货物贸易项下的结售汇和收付款顺差,加上直接投资项下结售汇和收付款顺差,抵消了资本项下证券投资、经常项下的雇员工资等初次二次收入、服务贸易,以及其他投资这些逆差项的流出总和。其中服务贸易因境内居民难以出境旅行,导致自2020年来的逆差规模大幅收窄。

此外,中国外汇局副局长王春英在7月份的发布会上表示,在近年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期间,中国没有出现持续的、集中的跨境融资情况,外债没有过度加杠杆,因此后期去杠杆的风险也就相对可控。

贸易顺差为国际收支和汇率供求奠定基础,也为国内货币政策赢得了自主空间,降低了被迫加息或干预汇率的必要性。保持大顺差一方面取决于外部需求,即欧美、东南亚等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增长前景,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国内消费需求。

能否持续?

不过,虽然贸易顺差为稳定中国短期资金外流提供了基础,中美利率倒挂、产业链重新布局等中长期因素,仍会令中国面临更多流出压力。

王菊指出,利率倒挂将降低本土企业美元结汇的兴趣,企业和金融机构将多余的美元存放在美元存款或债券中,后期“应该可以看到国际收支数据中其他投资账户中资产项目的增加”。

此外,6月中国境内的内外资企业也将创纪录规模的利润和分红资金汇往境外。西班牙对外银行驻香港的经济学家夏乐在采访中说,除了部分短期因素,由于全球产业链重构,外资企业将投资的重点转移到其他的国家或领域,这一进程在中国疫情和管控缓解后可能已开始进行。

为应对这些新趋势,中国仍需要以经济增长和对外开放为重点,而不能寄望于维持贸易顺差。夏乐建议,中国要想继续吸引外资,就需要在政策上做进一步的调整,“比如开放更多的行业、更多的领域给外资,让他们参与竞争。”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