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约翰逊辞职:英国政坛大地震 国内各方和海外反响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2-07-08 11:29

来源:英国广播公司

在超过50多名内阁成员和高级官员辞职施压后,英国执政保守党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周四(7月7日)终于表态,辞任党魁,但将留任首相直到选出接班人。

他在首相府公开讲话说,保守党议员已经清晰地表示,需要新的领导人。他说,新党魁的选举工作应该从现在就开始,进程时间表将于下周公布。

他还说,无论最终谁将出任新首相,他将给予全力的支持。

英国首相由执政党党魁出任,因此约翰逊周四辞任党魁也就意味着他终将离开首相一职。但是保守党内部也有人呼吁,他应该同时辞任首相。

政治诚信

过去半年,约翰逊经历了冠病疫情期间的“派对门”丑闻的冲击,不得不面对党内的不信任投票。他虽然侥幸赢得了不信任投票,但最新曝光的保守党议员性骚扰事件,成为压垮他政治诚信的“最后一根稻草”。

约翰逊承认,他在2019年就已经被告知保守党议员克里斯·平彻(Chris Pincher)性骚扰指称,但仍然任命他出任副党鞭。他为此道歉。

这引发了执政保守党政府内阁重臣的一连串辞职,其中包括堪称首相左膀右臂的财政大臣里希·苏纳克(Rishi Sunak)和卫生大臣山吉·贾维德(Sajid Javid)。

卫生大臣贾维德在英国议会宣读辞职信时表示:在忠心和诚信之间,我选择了诚信。

“看守首相”

约翰逊辞职不离任的决定在保守党内部引发不同的反应。支持者认为他决定正确;反对者质疑他作为“看守首相”还能坚持多久,认为他尽快辞去首相一职更符合国家、选民和保守党的利益。

而且,最近两天保守党政府官员接二连三地辞职,使得首相疲于应对填补官位空缺。

英国最主要反对党工党领导人斯塔莫爵士警告说,如果保守党不立即“放弃”约翰逊,工党将为了“国家利益”发起不信任投票。

斯塔莫爵士说:“我们不能继续让这个首相拖着不走几个月的时间。他需要全退……他给国家带来了谎言、欺诈和混乱。”

英国另一个反对党自由民主党领袖埃德·戴维爵士(Sir Ed Davey)说,长期以来,约翰逊显然“不适合领导我们的国家”,“公众不会原谅保守党这么长时间撑他”。

苏格兰首席部长兼苏格兰民族党领袖斯特金(Nicola Sturgeon)发推特说,人们“普遍感到松了一口气,过去几天和实际上过去几个月的混乱局面将结束。”

曾经担任约翰逊顾问的康明斯(Dominic Cummings)公开表示,保守党不应该让约翰逊继续留任首相,“应该马上让他走,他留下只会造成残杀,他到现在还在拖延时间,想方设法留下来。”

由保守党后座议员组成的1992委员会多位成员呼吁,首相应该立刻换人。

英国选民都在关注,执政保守党为了国家和党的利益,是否会向约翰逊施加更大的压力,让他立刻“全退”。

国际反应

约翰逊辞职在世界各国都迅速成为媒体报道的新闻。

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说,“约翰逊真的不喜欢我们,我们也不喜欢他”。

佩斯科夫说,他希望约翰逊的接班人“做事更为专业” ,“通过对话做出决定”。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Maria Zakharova)告诉记者,约翰逊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还说约翰逊下台故事的寓意是|“不要想方设法摧毁俄罗斯”。

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战争开始以来,约翰逊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建立了密切关系。

泽连斯基的顾问米哈伊洛·波多利亚克(Mykhailo Podolyak)在推特上感谢约翰逊“不顾导弹袭击,第一个到达基辅”,并“始终站在支持”乌克兰的最前沿。

除了俄罗斯,批评约翰逊的还有欧洲议会前英国脱欧协调员盖·维霍夫施塔特(Guy Verhofstadt)。他说,约翰逊的任期正以“羞耻的方式结束,就像他的朋友特朗普一样”。他还表示,“欧盟与英国的关系因约翰逊选择脱欧而大受影响。”

欧盟前首席谈判代表米歇尔·巴尼耶(Michel Barnier)说,约翰逊辞职“开启了欧盟与英国关系的新篇章”。他希望这种关系“更具建设性,更尊重所做的承诺,特别是在北爱尔兰的和平与稳定方面,并且更加友好”。

分析评论

BBC欧洲事务编辑卡提雅·阿德勒(Katya Adler)报道说,约翰逊辞职,欧洲大陆很少有人会流下不舍的眼泪。欧洲政界人士指责他在脱欧问题上虚张声势。他们指责他没有对英国人民诚实地说明脱欧的真实含义。

BBC在新加坡的记者瓦斯瓦尼(Karishma Vaswani)报道说,约翰逊辞职的消息在澳大利亚、印度、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都是大新闻,这些国家与英国都有历史渊源而且作为英国的殖民地都承袭了英国的议会制度。

但约翰逊一直拒绝辞职让评论人士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英国向世界其他国家发出了有关民主状况的什么信号?“许多人在想,这是不是民主制度的缓慢消亡?”

“还有人担心,鉴于乌克兰的战争,这可能会影响地缘政治,以及这是不是西方国家再次分心,不再重视亚洲各国政府关注的如生活成本、通货膨胀和中国在亚洲不断上升的影响力等最为关切的问题。”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