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港公务员加薪不能离地 明赏罚提升执行力
来源:明报
明报社评
香港政府提出全体公务员今年划一加薪2.5%,公务员团体纷表失望,要求官方再调整。公务员调薪安排,乃是根据6项考虑因素而釐定,薪酬趋势调查结果仅为其中一项,所谓“不跟足调查结果就是偏离机制”之说,并不成立,何况今年薪酬调查结果明显受一系列特殊因素影响,未能全面反映商界实际情况,以及第五波疫情冲击,政府这次提出的加薪安排,跟过去两年香港整体通胀情况相若,比起跟足薪酬调查给高级公务员加薪7.26%,合理得多。过去数年,公务员团队持续膨胀,然而市民并不觉得政府执行力有明显提升,公务员改革,除了加强统率协调,更要“明赏罚”,高级公务员升迁加薪应与工作表现挂钩,而非论资排辈、“人加我加”。
加薪2.5%符合通胀
“偏离机制”难以成立
一年一度的私人机构薪酬趋势调查5月出炉,若只参考相关指标,今年低层及中层公务员分别可加薪2.04%及4.55%,高层公务员更可加薪7.26%。多个公务员工会表示,官方应按薪酬趋势指标加薪,舆论和商会则纷纷批评,7.26%的加幅脱离现实。行政会议原定上月初讨论公务员加薪,但议程临时抽起,交由新一届政府处理。行政长官李家超7.1就任后,昨天举行首次行政会议,首项重大决定,便是如何处理公务员加薪这个烫手山芋。
政府昨天提出,各级公务员薪酬划一上调2.5%,官方今天将听取职方回应,最后再交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拍板。公务员团体不满2.5%加幅“偏低”,理据离不开“公仆已经冻薪两年”、“不按薪趋调查加薪是偏离机制”,云云,然而只要了解一下公务员加薪机制,当可发现“偏离机制”之说难以成立。
政府考虑公务员调薪,从来不是只看薪酬指标,又或公务员诉求与士气,整体经济表现、通胀及公共财政状况,皆属考虑因素。经济好景日子,百业生意兴旺,正常状态下,私人机构员工薪津上涨,公仆加薪幅度相差太远,可能导致不少人弃官从商,公务员调薪会参考私人机构情况,这是一个重要原因。可是这几年香港经济情况,明显不是常态,薪酬指标参考作用下降,经济环境及公共财政的比重上升,乃是理所当然。根据政府资料,过去29年,薪酬调查结果与公仆调薪决定存在较大差异的年头有10个。这些年份通常都是经济增长、通胀等出现了特殊情况,不能因为没有跟足薪酬指标加薪,就说是偏离机制。
去年香港经济随疫情大上大落。薪酬调查涵盖对象,包括很多未受疫情重挫的行业,诸如金融、保险、公共事业等;香港防疫从严,影响外地高管留港意欲,部分大企业要大幅加薪吸引或挽留人才,相对而言,资深公务员流失未算严重。薪酬调查结果主要反映去年下半年经济反弹,没料到第五波疫情骤至,不少行业减薪裁员,反观公务员是“铁饭碗”,薪高粮准。疫情影响今年薪酬调查参考价值,不跟指标加薪并非“刻薄”,反而跟足指标给高级公务员大幅加薪,才是不合理。
前年香港通胀率为1.3%,去年则为1.6%,现在公务员划一加薪2.5%,某程度有顾及通胀情况,低层公务员加幅亦比原先指标为高。公仆服务大众,应多些站在市民角度考虑加薪问题;无视民情、坚持大幅加薪,对公务员形象及工作并非好事。环球经济前景不明,衰退、滞胀阴霾乍现,私人机构明年调薪情况,主要视乎下半年经济走向,而非现在公务员加薪多少;港府今年初预计,本年度财政赤字逾500亿元,下半年外围风高浪急,用钱更要审慎。
过去数年,政府强调加强公共服务,持续增加人手,公务员队伍达19万人,另外还有过万名非公务员合约员工,但政府执行力有否显著加强,相信很多市民都有保留。李家超提到,公务员表现跟政府效率直接挂钩,国际报告则显示,香港政府效率排在前列。翻查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竞争力报告,论“政府效率”,香港确是数一数二,惟调查所讲的“政府效率”,主要是公共财政、税务政策、商业立法等是否便利营商,并非一般人所理解的施政效率、执行效率。当然,这不是说香港公务员队伍没有人才,政府高层统筹不力、跨部门协作不足,都是大问题,可是官僚因循保守,确实严重影响政府执行力。新政府要提升管治能力,公务员改革必不可少。
官僚因循保守碍办事
公务员改革事在必行
香港公务员制度一大问题是缺乏赏罚机制,无论表现如何,多数年头都可“跟外围”自动加薪,升迁更往往是论资排辈。官方声称公务员“不是铁饭碗”,有严重过失会免职,然而实际遭惩处以至免职者少之又少,当事人多是因为行为不当甚至干犯刑事罪行而受罚,不是跟工作表现直接挂钩。这样的制度,不利“想干事”的人出头,反而助长“宁等指示、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文化。公务员改革,除了加强培训、鼓励作为,更要明赏罚。近年有不少意见认为,香港可以参考新加坡经验,先从高级公务员入手,以关键绩效指标(KPI)评估他们的工作表现、积极性和潜能,作为发花红和升迁准绳,确保有能者可优先晋升。有关建议,值得新政府参考。